市纪委监委:“预”字当先 推动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

版次:06    作者:2022年08月05日

“这件事我反映了很多回,经过你们的耐心解释,现在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感谢你们!”近日,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居民老徐对前来拜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此前老徐多次反映自己的受灾补助发放不足额,怀疑是村干部克扣。经查,问题根源在于村财务公开不到位,导致群众产生了误解。

“群众反映问题是对我们的信任。”达州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丁卓认为,信访举报工作不仅是“来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要更加注重想群众之所想,靠前服务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达州纪委监委加强对重点举报、苗头问题、重点乡镇的分析研判,从中查找出问题规律,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依靠群众身边的组织,靠前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目前,全市信访举报等指数指标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以往,群众来信来访的数量比较多,核实一封来信,牵扯的精力过大,且工作非常被动。”丁卓说。

现在达州纪委监委变“被动”为“主动”,对重复举报开展“大起底”,逐案进行“溯源”分析,全方位检查前期调查处理情况、举报历史过程和干部工作方式,摸清信访举报主要症结和反映人真实意图。近期,梳理出调查处理结果不符合反映人预期、反馈不及时、个人诉求未解决、干群矛盾四类易引发重复举报的重点问题。

对“大起底”梳理出的重点问题和区域,达州纪委监委将关口前移,采取市、县两级联动治理,提前关注苗头问题,把重点乡镇纳入集中监管,将解决群众诉求情况、群众满意度等作为组织考核的重要标准。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群众心亮了、气顺了,重复举报自然就少了。”达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就地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至关重要。

今年,达州纪委监委分层分类开展信访举报业务专题培训6轮、覆盖260余人次。结合本地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探索编制《乡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指南》,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处理信访举报工作提供了参考。

据了解,为及时了解群众关切,尽快解决苗头性问题,达州纪委监委畅通“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建立“码上举报”二维码,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县级部门等张贴公布。

同时,线下开展“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活动,教会群众如何用二维码举报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面对面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诉求1300余条、企业营商环境建议意见57条,摸排发现问题线索20条。

“摸排、解决、回访,构成了一条工作闭环。”据达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达州纪委监委坚持“谁走访、谁接收、谁负责”原则,持续向群众反馈已解决的诉求800余条、企业营商环境建议意见20条,回访满意率超90%。

“有问题要马上解决,有倾向要及时化解,注重提高群众满意度,是减少重复举报的现实途径。”达州市监委委员黄新江表示,接下来达州要继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强对共性个性问题的分析研判,依法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复信访举报问题的产生。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邱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