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作者:2022年07月27日
■开州雪宝山和大进的春茶早已烘干包装入盒,香肠腊肉等一系列满月山货走出了大山,铁桥翠冠梨封箱发往全国各地……在各类消费帮扶活动的强势带动下,开州区农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出开州,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开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消费帮扶工作,以搭桥引路的方式,加强与区外帮扶单位的产销对接,通过预算单位采购、社会力量购销、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等,扎实做好消费帮扶工作。去年,开州区深化鲁渝协作消费帮扶案例《“开县春橙”进山东,鲁渝协作一家亲》,被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评选为脱贫地区销往山东优质农产品典型案例并向全市推广。
区内有产品 区外有市场
“在各类消费帮扶活动的带动下,开州区逐渐形成了区内有产品、区外有市场的消费帮扶格局。”开州区商务委副主任王继平说,开州区相关涉农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积极行动,紧紧围绕既定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柑橘、中药材、生猪、茶叶等主导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求,建成高产优质“开县春橙”精品果园20万亩、翠冠梨3万亩、油桃2万亩、青脆李9万亩。培育出南门红糖、紫水豆干、冰薄月饼、开州香肠、再生稻等多款特色农产品,“开县春橙”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全区机关、学校、医院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引导大众产品采购供应商与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各大农特产品申请认定为消费帮扶产品,扩大消费帮扶产品覆盖面,做到“应认尽认”。截至目前,开州区已认定帮扶产品1125个,总价值30.37亿元,供应商达209家。
强化品质观 叫响品牌名
“开味开州”,是开州区商务委牵头,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开州区文化旅游委、开州区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单位共同打造的涵盖农优特产和美食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
去年,开州区商务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帮扶产品购销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全区消费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主动向区内外收集消费帮扶产品问题线索,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
开州区组建检查组深入52家重点消费帮扶产品供应商的生产基地、仓储仓库、分拣打包场所等地,重点围绕产品包装合规性、生产许可有效性、产品质量可靠性、价格价值同等性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现场整改。
产销对接畅 销售渠道广
去年,开州区在山东省寿光市和万州区、江津区、万盛经开区建成“开州区消费帮扶专馆”4个,深化与结对市县的交流,推动开州优质消费帮扶产品走出去。
“‘南门红糖’品牌更加响亮,销量不断增加。”南门镇万里坝糖厂负责人黎万忠介绍,随着“开州区消费帮扶专馆”作用的发挥,“南门红糖”销售持续上升。
今年6月,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组织开州区一系列优质农特产品开展现场产销对接推介会10余场,“开味开州”特产开州再生稻、紫水豆干、南门红糖、开州香肠、瑞桑桑叶蛋等一系列产品销售火爆,走进了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各下属企业,走上了中石油人的餐桌。
去年以来,开州区用好社会扶贫网重庆馆、“扶贫832”、西交网、“大美大进”“紫水印象”等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推广云推销、直播卖货等新模式,指导企业累计举办100多场直播活动,直播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鲁渝情义深 财源滚滚来
山东对口支援重庆,鲁渝两地情深义重,消费帮扶在两地之间捷报频传。
开州区与山东潍坊组建消费帮扶工作专班,将消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潍坊迅速将消费帮扶任务分解到16个县市区商务局,并建立统计、调度工作机制。开州区将鲁渝消费帮扶任务分解到相关帮扶工作团,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
去年,开州区先后在潍坊、淄博等地成功举办“开县春橙”进潍坊暨帮扶产品展示推介、重庆柑橘进山东巡展推介等展示展销活动,推动潍坊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淄博博发果品批发市场采购商与“开县春橙”及开州特色产品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
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消费帮扶任务1.6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1.5%。其中,已完成鲁渝消费帮扶任务1913.4万元,占年度任务的68.3%;实施鲁渝消费帮扶项目6个,涉及资金165万元。
本版文图由开州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