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家坪喝茶

版次:07    作者:2022年05月13日

一场朦朦胧胧的小雨,从容又略显羞涩地降临大地,似乎在轻声低语地告诉人们:一个草色青青,桃李争妍,充满新生的春天即将到来。我走出门,踏上被这温柔的雨水浸湿的道路,遥望远处那被薄雾笼罩的山峦,它们微绿,悠悠,氤氲着润泽,在心上划开一道回忆的涟漪。

李家坪的春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听不见淅淅沥沥的响声,像湿漉漉的烟雾,滋润着大地。雨后,整个天空像刚洗过似的,干净明亮。娇柔的阳光洒落在山尖、枝头,召唤着所有的生命,共赴春宴。

坪上一间农舍,被绿树环绕着,阳光照耀着,安静、恬淡,不言不语,观赏着桃李花开,小鸟嬉戏,以及那来来往往忙于春耕的人们。

农舍里有我的奶奶,她满脸皱纹,但白发很少,精神很佳。她和蔼温善,待人热情,上上下下的人们都喜欢进门做客。无论是去上街,去吃酒,还是去薅草,去砍柴,去来大都要进门坐一坐。我家处在半山腰,山顶的人下山,山下的人上山,走到我家,正好有一个喝水休息的地儿。奶奶是个贤惠之人,大家都愿意和她一起摆闲聊天。只要客人进了门,奶奶都会先泡一壶茶,给客人倒上一杯,这是她一定要做的事。等客人手上端着一杯茶,她们就开始聊天了。

“你到哪儿去的?”

“我上街的。屋里米吃完了 面也没得了,细娃儿吵着要吃香香儿,只有去买哟。”

“哦。那米怕难得背哟,几十斤呢。”

“那还勉强嘛,有啥法呢?要吃哒嘛。”

……

她们就这样开始聊了,若是时机合适,就要留下来吃一顿饭。这时候,客人接到电话,对方询问其在哪儿,那些客人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回答的:“在李家坪喝茶,哈哈哈。”

春天的屋外,新芽初上,翠意点点,雨珠滴落,樱白待放,鸟鸣声声,空灵环绕。屋内,趁雨休息的农民在喝茶,吃饭,摆龙门阵。

奶奶是一位农民,她朴素节俭,勤劳能干。人们大都亲切地叫她“二婶”或“二嫂”。她一生平凡普通,种地种菜,喂鸡采茶,与其他农民无异,但她的贤惠和心慈,为人人称道,温暖着大家的心。

我未曾求证过,为何我家所在的地方叫“李家坪”。这半山腰上只有我们一户人家,所以人们口中的“在李家坪喝茶”,特指在我们家喝茶。如今,奶奶逝世了,李家坪已过了两个春天。李家坪少了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人们的心好像空了,进门的人少了,大都打了招呼就从门前过了。但只要人愿意进门,依旧会倒茶的。

那次我放假回家,有人从门前过,我与之交谈,话出口,我就感到我的语气竟那么成熟,大约是因为奶奶走了,招呼客人的事我在做了。我说着那永不变的话:“到屋喝茶啊!”“就在这吃饭,米都下好了。”这绝不是纯粹的客套之言。那人应着应着就走远了,上了一个坡,说:“你奶奶倒茶的习惯,你还保留着。”我心一阵疼痛。

奶奶在人间如今只留下一方小小的坟墓,但是在李家坪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中,从未离去。

茶水犹温热,倾在烟雨梦中。今春将至,李家坪的樱花绽放,在春风中与谁低语?

□蒲兴慧(万源三中高202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