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2年04月29日
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办事喜欢找熟人,总觉得有个熟人斡旋,对方多少都会给予一点关照:或者是手续上的方便,或者是经济上的实惠,再不济也让对方知道底线,不至于上当受骗。对于普通老百姓,办事情不外乎找学校、找工作、买房买车,出外旅游,购物吃饭,当然也包括看医生。
那天就有个熟人打电话,说她有个熟人要带孙子找我看病,一听才10岁,赶紧让挂儿科号,熟人说你先看一下,需要找儿科再帮忙介绍个熟人医生,意思是有个熟人放心些。一会儿,熟人的熟人来到诊室,带着10岁的孙子,一同前来的还有孩子的外婆,两人都在60岁上下。
孩子是个生长发育良好,长相可爱、性格偏内向的小学生,这两天时不时出现腹痛症状。我详询病史并仔细查体,然后得出结论不过是肠痉挛而已,正准备给两位大妈解释病情,孩子的外婆一脸焦躁地问:有没得哪个打你肚子?孩子犹豫着说好像前几天和同学闹着玩,碰了一下肚子,外婆便大声责备咋不早说。
不明白外婆为什么会这样联想,大妈卖弄起她的医学常识:别个就是有报道,受伤当时没得啥症状,结果有内出血……还反问我:赵医生,你说是不是嘛?如果医疗中所有症状,都要参考极端个例,做为得出结论的依据,唯一的办法就是做更多检查。对于这种凡事寻找他人原因的大妈,我也是相当防范,转介给儿科同事,完成一系列检查后证实就是肠痉挛。
实话实说,虽然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体有各自的特点,但疾病的发生发展在人体有共通性,很多疾病的治疗不过是剂量上的差异,本质是相同的。在儿子长大的过程中,虽然小子身体素质好,很少生病,但难免小灾小难,比如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除了一次外伤、一次拔牙,找了外科、口腔科帮忙,其他病都是赵医生亲自动手,就没麻烦过儿科同事。
但这是自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敢贸然给建议,因为牵涉医疗纠纷,然而很多年前并不是这样。当年赵医生初出茅庐,收治过一名8岁大量胸腔积液的孩子,当时呼吸急促费力,已经不能平卧完成CT检查,立即给他胸腔穿刺抽水,患儿呼吸平稳下来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是纵隔肿瘤,转到了上级医院。后来患儿父母找到我,告知孩子已经离世,但对我非常感激,因为及时减轻了孩子的痛苦。如果搁现在,我完全相信会摊上医疗官司——因为跨专业收治病人。
当一个人不再年轻,就开始喜欢回忆过往。我已经走过半个世纪,有了足够的时间积累,有时候遇到某些情况,也会叹着气说:哎,现在这些人怎么了?如果是同龄人,大多数和我有相同的感受:虽然收入增加、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但生活的压力却在增加,每个人都觉得累。我非常悲悯90以后的孩子们,名校博士毕业去竞聘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岗位;鼓励三胎,生育率却断崖式下降……也许他们在年轻的岁月里没有对比,尚不觉得辛苦,但我却在对比中,感受到我们曾经的自由和轻松。
为什么会这样?除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逃不掉的阶层固化、内卷加剧外,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包容减少,是主要原因。当事人双方出现问题时,不是客观地分析、善意地对待,而是在对方的行为中寻找蛛丝马迹的过错,扩大并利用,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方为了防范,必然会设计出许多条款,反射性地自我保护。在双方一来一往地较量中,附加条款越来越多,在看似越来越规范、精细条款的背后,全是不信任的明枪暗箭。这种不信任被泛化到社会各个领域,每个人都神经紧绷,工作量越来越多,心越来越累。
其实,熟人现象也是一种缺少信任,对他人设防的表现。试想:孩子读书你找熟人,是怕老师不尽心;买电视找熟人,是怕被坑遭了高价;看病你找熟人,是怕医生多开检查多开药……当然为了升官发财找熟人,那是一种交换,不在这之列。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凡事不找熟人,却可以被完全无差异地对待?
周末打车,发现空车比平时多,轻松就招到一辆,上车司机大倒苦水:生意太孬了。问为什么?司机大哥:茶楼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一个人不做检查,就凑不起搭子,凑不齐搭子就不出门进馆子,所以茶楼生意孬,酒楼生意就孬,跟到他们出租车生意也孬。瞧,各行各业就是这样相互影响、息息相关,每个人多一点包容和善良,社会就多一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