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特写:“输”掉的自由

版次:05    作者:2022年03月11日

“刚开始参与网络赌博,输少赢多,觉得钱来得非常轻松。同时,网络赌博会给我营造一种假象,让我觉得这个游戏非常公平,输赢全靠运气、靠技术,可事实上,从我参与网络赌博的那一刻,我已经走上了不归路……”2021年1月,宣汉县人民医院土主分院收费员张某在法庭上忏悔说。当天,宣汉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某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赢”来的“美好”生活

张某今年34岁,2007年,退伍回来的张某先后在宣汉、成都等地务工,一直在外的他,对家里的亲人总是牵肠挂肚。终于在2018年12月,张某回到家乡,并被聘用到宣汉县人民医院从事收费员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是一名帅气、阳光的小伙子,工作稳定、家庭和顺,生活可谓是充满阳光与希望。

可美好的生活很快发生了变化。2019年10月,张某通过微信朋友圈接触到一款名为“聊呗”的聊天软件,通过该软件,张某添加境外网络赌博公司人员为好友,并在赌博公司创建的聊天群里参与“百家乐”等网络赌博。简单的方式、刺激的玩法,刚开始的体验对张某而言只有快感,特别是张某赢钱的时间偏多,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一度让张某认为自己找到了发财致富的捷径。每获得一笔“横财”,张某就会拿去挥霍:购买名贵衣服、名牌背包、新款手机、宴请朋友吃喝……这些快乐的日子让张某沉醉不已。

失控的欲望和无法面对的结局

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崩塌只在一瞬之间。2020年10月,张某在“聊呗”APP里参与网络赌博的体验突然和以前不一样了,总是赢钱的他却一直在输,仅一两天,自己4万余元积蓄就所剩无几。此时的张某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掉入了他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一心只想找钱翻本的他将注意力放到了其向病人收取的公款上,心想自己先“借来”用一下,等赢了就马上归还。可事与愿违,张某每一次下注都是输,输得越多就越不甘心,赌注也越下越大,从最初的一局几百元,到后面的几千、几万元,张某越陷越深、越陷越疯,总认为下一局一切都能赢回来……但翻本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现实是残酷的,张某投入到网络赌博里的公款就像泥牛人海,一去不回,金额也从最初的几千逐渐增加到几万、几十万。最终,当需要把收取的公款存入对公账户时,张某才发现自己已挪用公款40余万元。在医院领导的一再催促下,感到后怕的张某不知如何面对,于是关掉手机,让朋友帮忙买了一张前往成都的车票,希望成都的亲戚朋友能够帮助自己,但为时已晚。

2020年10月27日,宣汉县人民医院土主分院财会科长王某向县纪委监委举报,该医院收费员张某收取43万余元公款后未交至单位,医院多次催促其交账,现已失联。县纪委监委迅速组织力量兵分两路,一是迅速到县人民医院对相关账务情况进行核实,二是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寻找张某下落。10月28日凌晨两点,张某在成都一酒店被找到,一起挪用公款资金参与网络赌博的违法犯罪案也这样浮出水面。

2020年11月,宣汉县纪委监委将张某涉嫌挪用公款罪相关问题线索移送宣汉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1年1月,张某被宣汉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案例警示:靠赌博发家致富不是正确的道路,为个人私欲挪用国家财产更加不可取。纵观此案,拥有美好生活的张某,却利用职务便利,将手上攥有的大把公款用于网络赌博,让自己陷入泥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花样年华的他不得不在牢狱之中度过。结局是令人唏嘘的,但教训更深刻。

近年来,年轻干部“涉网”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时,精神之钙却极度贫乏,最终让思想之舵偏离了航线。由于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消费欲望的裹挟下,一步一步成为赌博平台精准收割的“优质客户”,让巨款白白打了“水漂”。当金钱成为人生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那绝不是我们的福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年轻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勤于修身,面对诱惑“百毒不侵”,无坚不摧,避免“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