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2年02月18日
达州市纪委离休纪检监察干部周永开荣获“七一勋章”和“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创新开展营商环境“清淤护航”专项监督,经验做法被省纪委监委刊载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93个313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71个448人。
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920人次;处置问题线索2984件,结案1285件,处分1569人,移送司法机关55人。
……
这是2021年,达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交出的一份长长的答卷。成绩的背后,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抓大事、保落实,优环境、促发展,敢担当、扬正气的真实写照。
2021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达州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坚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政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关键词: 科学谋绘一张蓝图
“纲举”才能“目张”。
“聚力实施‘五大工程’,重点落实‘七大任务’,推动‘五个更加’清廉达州建设,努力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坚强保障。”2021年,市纪委监委紧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响亮提出以实施护航发展、筑底强基、群众满意、品牌塑造、能力提升“5大工程”为统揽的纪检监察“557”工作布局,全力推动实现政治更加清明、为政更加清简、作风更加清新、干部更加清正、社会更加清朗的清廉达州建设目标。
这张蓝图,积极回应了市委关于清廉达州建设的部署,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形成系统化集成、项目化落实的格局。
大竹县依托中国社科院智库力量,探索大数据监督实验室建设;渠县创新设立作风建设“双马奖”,用以肯定工作、弘扬担当,“海马奖”警醒批评鞭策、倒逼干部作为;通川区加强“一把手”监督、达川区推动清廉政务建设、万源市打造清廉驿站、宣汉县实施清廉乡村建设、开江县开展涵养家风倡清廉活动、高新区和经开区着力打造清廉园区……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以新姿态谋新篇开新局,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生动实践。
关键词: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这一年,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展全过程、全链条、跟进式监督,对疫情防控、市级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开展监督检查455次,督促问题整改4021个。
前不久,在第五届博鳌企业论坛暨2021亚洲经济大会上传来好消息,达州高新区荣膺“2021年度投资营商环境最优园区”和“2021年度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园区”荣誉,达州优质的营商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发展。这一年,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营商环境“清淤护航”专项监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43人,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问题121个,涉及资金7036万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党组织集中换届意义重大。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严格监督贯穿市、县、乡、村换届各个环节,会同市委组织部全覆盖开展换届纪律教育、明白卡发放、市县“三会”现场督导,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1个,及时提出暂缓或否定性党风廉政意见27人(次)等,助推全市换届风清气正、遵守换届纪律100%、换届选举100%成功。
关键词:
“三不”一体标本兼治
2021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新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目标,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
重拳出击,办案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案件查办工作,扎牢不能腐的笼子,贯通做实案件查办、建章立制、警示教育等工作,形成案件查办到促进治理的闭环链条。
2021年,市纪委监委处置问题线索2984件,立案1285件、处分1569人,移送司法机关55人;配合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政法系统主动投案153人、受处理453人,“自查从宽”147人;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处理42人,追赃挽损4.62亿元;(紧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