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楚楚亮家底 真真切切解民忧

“清廉乡村”让“小微权力” 在阳光下运行

版次:06    作者:2021年12月24日

“大家扫一下二维码,关注‘宣汉清廉乡村’公众号,登录后点击‘查询’就可以了解社区的财务信息、项目信息和惠民政策……”日前,在宣汉县天生镇仙桥社区史家院子,社区干部正召开院坝会为辖区居民讲解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操作流程。

“确实很方便。”胡国书刚刚登陆,就收到了平台向他推送的一笔社区财务支出信息。“以后想看村上的收入支出等账目,不用跑到村委去了,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看到。”

村级“小微权力”直接关乎群众利益。然而受监督力量所限,乡村“两委”干部极易出现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等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问题。

今年来,宣汉县纪委监委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创新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将全县423个村(社区)的财务、项目、惠民政策等信息通过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实时动态公开,着力推动小微权力的公开阳光透明,推动人民群众关心的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清清楚楚亮家底

明明白白晒账本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宣汉县蒲江街道黄金槽村致力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日前,黄金槽村将与原石河村合并后闲置的原石河村小学租给宣汉县公安局作为警犬基地。这笔村集体收入很快录入了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给村里老百姓交上一本“明白账”。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村里资金的来源和支出,通过这个平台,账目都是一目了然,多少历史数据也看得到,我们心里也敞亮了。”该村村民杨成军说道。

此外,全县还配套建立“村级账务不上平台不予报账”制度,账本、凭证等在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和财务系统之间实现同步共享、同步更新、同步公示,确保财务、项目、惠民政策的公开阳光透明,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据了解,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从今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关注并绑定人数达18.9万人,主动公示公开村级“三资”“三务”信息35万余条,各类惠民政策等信息4580余条。

下一步,宣汉县纪委监委将不断提升平台功能,持续加大平台推广普及,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有效途径,有力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激情,真正让“清廉乡村”建设落地生根,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踏踏实实办实事

真真切切解民忧

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在宣汉县全面铺开后,也使群众“发声”更加踊跃,畅通了宣汉县党政机关联系群众的渠道,宣汉群众可以在平台上反馈意见建议。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宣汉纪委监委将对收集的意见建议,一律进行登记流转,及时办理、跟进、回复。

2021年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通过掌上平台共收到意见建议80余条,解决群众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60余条,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清廉乡村”建设作为宣汉县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村(社区)的“家底”进行公开公示,将基层干部的用权行为“晒”在阳光下,干部是否正确行使权力,群众都看在眼里,持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自律意识、法纪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不断优化乡村政治生态环境。(图片由宣汉县纪委监委提供)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文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