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子:文化底蕴深厚 传统院落众多

版次:08    作者:2021年12月03日

红军树

周家祠堂风火墙

湖广填川纪念碑

受周新安老师和同学谯继的盛情邀请,初春时,笔者初来立石社区,红字洞前的荆棘就给笔者右腿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痕,而印象更深的则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初冬时节,当笔者再次来时,这里已成为达州图书馆的流动图书室、四川文理学院的研究基地;红军后代秦次森等也专程从北京、成都远道而回,看故乡,寻乡愁,追忆父辈的革命历程。

巴河之畔的立石社区

立石社区位于铁山以西的达川区石梯镇,前临碧波荡漾的巴河,后靠满眼苍翠的祖鼎梁,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稻浪滚滚,花果飘香,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立石社区2015年由立石村改名而来,其实是一个农村社区,以农副产业和务工为主,主产粮食、绿色蔬菜、特色水果和饲养家禽家畜,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1520人,人口以周氏为主,高达44%。

巴河,是立石村民的母亲河。立石子因巴河岸边两块高约5米的长方体石块得名。立石子街、立石子码头、立石村,也因为这两块巨大的立石得名。

立石子,还是原达川区福寿乡的别名。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立石子建立福寿场,1935年设立达县福寿乡,1940年设立九福乡,福寿并入九岭乡,1952年分设福寿乡,1956年1月再次撤福寿乡并入九福乡,1957年10月复置福寿乡,2004年撤福寿乡并入石梯镇,福寿乡立石子街成为如今立石社区的三组。

立石子街又叫新场。1815年,入川始祖周亚乐第15代孙周世涛与符家、潘家等六姓氏商议修一条横街,达成一致意见后,各姓卖掉清明会的公田,买来250米长的熟田熟地作街道地基。同时,周家出80%的钱,动员当地有钱人来这里修建店铺,不到一年时间基本建成。街北建王爷庙,街南修黄龙寺(俗称黄岭庵)。北端的王爷庙简单,1932年在此建立石子书院,1935年成为福寿乡政府场地。

立石社区的发展史,有文字记录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据川东周氏世谱工作委员会编印的《周氏世谱》记载,明朝弘治年间,湖北麻城一带灾荒连年、瘟疫横行,人们纷纷外出逃生。弘治三年(1490年),周氏入川始祖周亚乐与潘、覃、温四血亲老表经过商议后,携带家眷族人,从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洗脚河出发,溯长江而上,来到长江支流巴河岸边的今达川区石梯镇立石子一带落脚。随着其他姓氏的到来,逐步形成了四合沱、中房湾、周家营、何家湾、潘家湾、厅上、屋家湾等院落和立石子街,建立了一个以农耕、捕鱼为主,儒家文化、孝善为一体的传统村落。

年代久远的众多古院落

立石社区的传统院落有一字型、三合院、四合院,全是青瓦屋顶,穿斗木结构,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堂屋两边为正房,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左右为厢房,又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堂屋栋梁的彩画栩栩如生,门窗图案精雕细琢。保存较为完好的有11栋,分布在四合沱、中房湾、周家营等处,几乎都修建于清朝年间。

一组的潘家湾院子,直角形院落,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花窗雕刻精美,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一层15间。该院为清代潘融春进士在老家的审案处。骑马石、桅杆残件和审案处遗址至今仍存在。同组的周家院子,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一层19间,直角形排列,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雕花木窗,青石板院坝保存基本完好。人称“假范哈儿”的周维元曾在此居住。该人七岁离开老家,乞讨至大竹,被范哈儿(范绍增)收留,长大与范之姨侄女结婚,后当兵抗日献身。

三组的何家湾院子为三合院,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一层15间,青瓦屋顶,穿斗木结构,堂屋两边为正房,左右两边为厢房。雕花窗十分精致,堂屋门彩绘落地,门神至今清晰可见。据传何家先祖何其太曾任湖北府官。

四组的明朝房子,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堂屋宽7米多,一层9间,一字形独幢木房,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居住过被彭德怀任命为团长的周新龙(又名周东)。

最为大气的是五组的四合沱周家大院,为上四合院加下三合院组成的连体院落,系清代进士周鹤年、周鵰父子所建,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一至二层21间,背靠山梁,面对巴河,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房前立有一对桅杆和龟石神道碑,有8个天井、两道朝门、13个粮仓,周围有古片砖围墙。除大朝门、桅杆、神道碑、粮仓被毁外,两大院落基本保存完好,一口古井至今仍在饮用。如今住有周新安、周新定、符纯清等10多户居民。

传播文化的立石子书院

1932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天,当地进步青年覃介福、覃仲芳两兄弟和周北葱、潘若游共四人,相聚在四合沱院子的周北葱家,商议创办学校、传授文化知识事宜,最先选址在四合沱作坊旁,计划占地三亩二分,但因资金不足,后决定设在立石子街南头的黄岭庵寺庙(今立石社区三组),取名立石子书院。

立石子书院牌匾系柏木材质,长1.8米,宽0.5米,其字由周念斧题写,悬挂在黄岭庵寺庙的正殿上。书院共占用厢房八间,内摆放有八仙桌、茶桌等。书房存放《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等多种书籍1805册,其中《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千家诗》《廿一史弹词》《增广》和《幼学》书籍最多,周北葱的进步书籍高达193册,是当时川东农村并不多见的新书院。

立石子书院创办初期,覃仲芳任院长,覃介福任名誉院长,覃介福、周北葱、潘若游、周念斧四人任教,有20多名学生。1937年立石子书院改名立石子国民初等小学,1947年改为九福乡第二高小,地下党员覃作泮任校长。解放初期,开设小学1至6年级,10多名教师,100多名学生,1954年更名为福寿乡中心小学,1969年办戴帽初中。1972年分设中心校和初级中学,初中最高峰有700多名学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建设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的合格新生。今为石梯镇敬老院。

立石子书院创办88年后的2020年,年逾古稀的原福寿乡中心校退休教师周新安先生,利用四合沱老家(今立石社区五组)的三间住房,自掏腰包装修房屋,添置书架、阅览桌椅以及字画、宣传栏等,添置各类书籍3000多册,恢复了立石子书院,并于当年10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供市民阅读。此举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赞扬。四川文理学院在这里挂牌设立了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和巴文化普及点。

村中的红色文化和故事

立石子,1933年红四方面军驻扎期间,大量青壮年踊跃参军,转战南北,鏖战疆场,不少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立石子,这块红色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红军树:幽静的石梯镇敬老院大院里,并排着3棵桂花树,高达挺拔,枝繁叶茂,花开时节,满院飘香,沁人心脾,成为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人们把当年红军拴过战马的3棵桂花树称为“红军树”。1932年农历八月十五,覃介福、覃仲芳、周北葱和潘若游创办立石子书院时,商议每人栽一棵树作纪念。他们从桥湾乡周家河周老七家挖来四棵粗大的桂花树,先栽植到四合沱花园旁,后移植到立石子书院时死了一棵。1933年红军路经立石子,部分红军驻扎在立石子书院,拴马于桂花树。覃仲芳率先接受红色思想,报名参加了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国家城建总局副局长等职,享年96岁。早年教书的覃介福,精通中医,并经常为群众免费看病,解放后曾任达县政协委员兼秘书长、达县人大常委副主任,临终前告知儿女将自己毕生积蓄的一万元钱捐给了福寿乡中心小学,作为贫困儿童助学金。

红字洞:覃家梁的岩壁上,有一个3米见方的“魁”字,宋体楷书,结构合理,笔力浑厚,入石三寸,数百米远都能看见。传说,一是入川始祖周亚乐第十三代孙周鹤年考了个“魁甲”所致,二是武状元潘大刀为彰显其荣耀,于嘉庆十年所刻。“魁”字岩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天然岩洞,传说“八大王”剿灭四川时,上千的土匪钻进洞内,无一人活着出来。因洞内有许多蝙蝠,人们便称为蝙蝠洞,又因洞外岩壁上刻有一个大“魁”字,又称魁字洞。1933年,红军路过立石子,在岩洞驻营。当红军急行军路过魁字岩时,天色已晚,又时逢下雨,道路湿滑,载物过重的战马突然脚一滑,从悬岩边掉下摔死,血流一地。红军宣传队战士用鲜红的马血,将岩壁上的“魁”字涂抹一新。从此以后,人们就叫这个洞为红字洞。

红军寨:位于福寿巴河南岸的红巾寨,传说农民起义的红巾军曾在该寨驻扎过,因此得名。古寨面积约50亩,两面是悬崖,易守难攻。1933年,红军曾在这里和附近的长安寨、新寨、打鼓寨等地驻扎过。红军驻扎时,白天同当地农民一起干活,帮助老百姓搞生产,晚上归队练兵。红军走后,人们便把这个寨叫做红军寨。

(下转09版)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郑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