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1年11月11日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力量。红军中到底有多少女红军呢?长征时,红一方面军女红军30人、红二十五军8人、红二方面军86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1139人(不含总医院、被服厂、兵工厂女兵)。川陕革命根据地大巴山女红军最多。红四方面军入川时才1万多人,短短2年多时间壮大到10万人。红色大巴山涌现出不少革命的优秀儿女,雷明珍就是其中的一位。
电视剧《上将许世友》中,许世友的第二任妻子叫李明珍。其实她叫雷明珍,还是四川达县苏维埃政府的县长。
1932年10月,鄂、豫、皖苏区红军在敌人围攻下实行撤退转移。红军1.5万人经湖北漫川关至陕南于12月进入四川通江县,迅速攻占了南江、巴中,创建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群众踊跃参军、根据地迅速扩大,先后占领仪陇、江口(今平昌县)、广元、苍溪、阆中、南部、营山、渠县、陕西镇巴、西乡县。
1933年10月,红军在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有力配合下发起了宣(汉)达(县)战役,解放了万源、宣汉,20日攻克了四川军阀刘存厚盘踞的川东重镇达县。毙俘敌4000余人,获长短枪8000余支、子弹500余万发、棉布20余万匹、棉衣2万余套、银元100余万元、电台两部、各种药品和大批军需物资,大大改善了红军的装备和生活。根据地面积扩大到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先后建立县市革命政权24个。川东游击军被改编为红33军,川陕红军扩大到8万多人。
达县在天主堂对面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年仅17岁的雷明珍被任命为达县苏维埃政府县长。彼时许世友驻防达县配合地方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大巴山儿女踊跃参军。因此许世友与雷明珍因工作关系多有交往,一来二往雷明珍对许世友非常关心,雷知道许爱喝酒,经常买些酒肉慰劳他。许世友对这位好学上进,工作大胆泼辣的女县长也有好感。
1933年底,红军发动了万源保卫战,歼敌一万余人,缴获枪支7000余支、炮40余门,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1934年5月,敌人又发动新一轮“剿匪”计划,共投入140余个团,为了保存实力,雷明珍随同红军撤到通、南、巴根据地。1935年3月,川陕红军为了配合红一方面军,8万人马西渡嘉陵江,进入川西。
过去红四方面军规定:不论干部战士,一律以革命为重,不准谈恋爱结婚。一天政委王建安对许世友说:“现在规定放宽了,军以上干部可以寻找革命伴侣,你也该安个家,好有人照顾你。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她就是你在达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时常提到的‘雷县长’。”许世友一听就笑了,他早就对雷明珍有好感,说道:“政委你去问一下可以,但要掌握两条,第一结婚自由,不能强迫。第二不准声张。”在王建安政委的安排下,名扬川东的女县长雷明珍来到许世友身边,相爱结婚。许世友为了过草地购买了大批牦牛和羊,雷明珍用羊毛搓线给许世友编织了平生第一件毛线衣。
1936年红四方面军到达延安后,雷明珍任延安妇女部主任。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才到达甘肃,接中央命令开始西征,向甘肃、宁夏、新疆进军。许世友、洪学智等人随后进抗大学习。1937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批判张国焘错误的大会,有人跳上台打张国焘。在批张运动中的极左做法,引起了原红四方面军部分官兵的强烈不满。许世友第一个站出来联系了一帮抗大学习的四方面军高中级指挥员,准备重回大巴山打游击。1937年4月的一天中午,中共中央保卫局执行科接到命令,抓捕了许世友等20几人,押回分别关押审问。许世友被关押时,审讯员曾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许世友坦然地说:“如果方便的话,带个口信给我老婆,我临死前叫她来一趟。顺便将那件毛衣带来。”
当时的许世友,自忖闯了大祸,对谁都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分外想见到妻子雷明珍,把自己计划出走的真实思想告诉她,寻求理解和安慰。可是,等了几天,雷明珍始终没有来。审讯员告诉许世友:“你的要求,我转告了雷明珍。她让我交给你一封信和一个包裹。”许世友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读:“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党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包裹里的毛线衣,也被剪成了碎片。
许世友如五雷轰顶,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雷明珍竟是这么不近人情,他失望了!他向审讯员借过笔,在雷明珍的信上,立即写下了“坚决离婚”4个字,并签下名字。
在对红四方面军的问题上,当时许多人有不同看法,后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仗义执言,说了公道话。许世友等人的偏激行为,在毛泽东亲自过问下才妥善解决。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刘邓领导四方面军成立129师。事后,雷明珍追悔莫及,多次写信向许世友认错,并要求复婚均遭许世友拒绝。雷明珍找386旅旅长陈赓出面帮忙说和,遭许世友拒绝。最后请朱德总司令出面,朱德知道许世友梦寐以求想到前线打鬼子,总司令同意,但条件是带上雷明珍,许世友坚决不同意。在送许世友赴前线时,许世友对战友说:“我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不忠不义,背叛党,背叛革命的家伙,她怎么能怀疑我呢?”雷明珍也来送行,许世友终未见她。看着骑马远去的许世友,想起往日夫妻的恩爱,雷明珍泪流满面。雷明珍又赶到太行山根据地,刘邓首长找许世友谈话,许世友说,不是我是铁石心肠,我发过誓不再与她见面,是她做得太让我伤心了!最后首长叫警卫员把许世友和雷明珍锁在一间屋子里,许破门而出,严重伤害了雷明珍的心。后来组织安排雷明珍到吕梁地区某工厂工作,3年后才与他人结婚。新中国成立后随丈夫去了广州,丈夫是一所大学的党委书记。1966年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雷明珍的家庭遭到变故,雷明珍想让子女参军当兵。于是她写了一封信,让子女拿着信去找许司令员。前妻有事求他,许世友看完信后,只说了八个字:“子继父业,理所当然!”许世友这八字批复仍饱含着对前妻的爱,雷明珍的子女穿上了军装。
回顾历史,17岁的雷明珍参加革命,忠心耿耿地跟着党,爬雪山过草地,经过多少枪林弹雨和艰难困苦,才到达延安。一场波折给她原本幸福的家造成了不幸。人们都深深同情雷明珍的遭遇,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小弱女子,怀着一颗纯洁对党忠诚之心,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又怎么分辨对错,有什么办法呢?事后雷也承认了错误,并请多人和领导劝说,本身就是对许世友深深的忏悔。这场原本美满的婚姻,最终以悲剧结束,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参考文献《福建党史月刊》)
□钱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