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1年10月15日
高速路服务站,司机觉得疲倦想要小憩一会儿,不愿呆在狭小的空间保持坐姿不变,下车活动肢体舒展筋骨。服务站是解决生理需要的地方,饿了、渴了、困了、内急了,完成填充或排泄任务,短暂停留来去匆匆,很少有什么故事发生。
这天司机大概真的很疲劳,睡眠时间偏长,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管闲事儿:
正在服务区坝子周围溜达,听到一阵喧闹争吵,循声看过去,几个穿着黄色反光背心的年轻执法人员,在给一位衣着破旧、头发花白、情绪激动,拄拐的老人解释着什么,老者显然不满意,嗓音一声高过一声。几个年轻人息事宁人:莫吵莫吵,我们还给你。
看热闹的人迅速围了不少,小伙子们从房内抬出几筐水果:枣子、橘子、柚子,帮他摆在服务区超市门前的台阶上,对老人说,你去卖呗。并对周围人群解释,服务区内不允许私自摆摊,上午有巡查的,就暂时收了老人的摊子,现在还给他,但是老人不依,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实话实说,如果几年前看见穿制服的,和群众发生纠纷,感情的天平倾向群众,那些年执法的确有点粗暴。但是随着各种整顿,执法受多方监督,已经越来越规范,尤其是现代科技进步、通讯发达,稍不小心图片视频就会传到网上,吃皇粮的自然不想砸了饭碗。于是再见这种纠纷,开始同情那些执法者。
老人果然有些手段。他并不走向水果摊,而是一瘸一拐步到执法车辆前,口齿含糊不清,但非常响亮:上午11点缴了我的摊子,耽误我几小时的生意,不赔钱走不脱。这老人一看便知是中风后遗症患者,碰不得急不得,旁人劝解,他不依不饶,非得要求赔他损失。
就有当地干部前来协助处理,唤来老人的妻子,一个老实巴交,同样苍老的婆婆。婆婆走向丈夫,试图把他劝离,但是老人不听劝,推搡妻子,并作势举起拐杖打向婆婆,周围人纷纷喝止。婆婆无奈离开老人,向周围人诉说:他不得真打,害病后脾气才变坏的,天天吃药要钱哪。
老人赶跑妻子,更觉占了上风,拦在执法车旁高声嚷嚷,语言杂乱不利索,拉扯出生病药费贵、儿女在外打工不照顾、村里评低保不公平等一系列不满。老人偏执而倔强,对劝告的人都带着敌意,服务区都是匆匆停留的过客,不想惹祸上身,纷纷散去。
看老人孤独、倔强地站在那里,从道理上讲他的确不对,但白发、皱纹、拐杖,让我恻隐之心顿生,这般年龄如果不是生活窘困,谁还出来摆摊斗气。于是热心地打圆场:老人家,过来嘛,我要买水果。心想多买点,吃不完送朋友也行,实指望把他诓走,让执法者驾车离开。
然而老人一句话差点噎死我:要买你就买完,不然莫想我走。看那几筐水果,每筐总有几十斤吧,我如何消化得了,旁人就说这老人家太过分了。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细想,正是这可恨之处,导致了人之可怜,只是他们尚不自知。好在婆婆懂道理,一边骂老头子,一边来给我称水果。
便有一名年轻的执法人员走过来,向我叙述事情原委,以为他是来表示感谢,便仗着年龄优势教导他:小弟弟,人老了性格偏激,认知能力又差,光讲道理不得行。意思是希望他在执法过程中用点策略,达到目的就行了。小伙子说谢谢阿姨,但是没有买家就没有卖家,你这样帮不到忙。言下之意我帮了倒忙。
我正称了一大袋枣,心想既帮了老人,又给年轻人解了围,为自己的善良聪明点赞,一闻此言愣住了:我是该买呢,还是不该买呢?赵医生两头不讨好,老人家看我想把他支开,对我不友好;执法者怪我滋生老人的气焰,对我不客气,难道我错了?于是回到自己车中,一溜烟离开。后续是老人幡然悔悟,还是年轻人偃旗息鼓,不得而知。
儿子安装家里的智能设备,用小爱同学控制,它们机械得很。如果你喊:小爱、小爱先生、小爱朋友……它都不理睬,只有喊:小爱同学!它便亲切回答:哎。有天想关茶室灯,喊:小爱同学,关茶室灯。它问:想要控制灯什么呢?改口:小爱同学,关闭茶室灯。他说:没问题。一字之差,灯熄灭了。所谓的智能设备,是按既定的程序工作,稍有变动就不能完成任务。
世事多艰难,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立场、境遇、见识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各异,难免产生矛盾摩擦,不违反原则的时候,需灵活处理、相机行事。人类的行为,最是复杂多样,咱不能像小爱同学,只按程序进行,稍有变动就不知所措,达不到目的,徒增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