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纪委监委:

“一心为民 利剑彰显”

版次:06    作者:2021年10月15日

今年2月,全市惠民惠农“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达州市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定位,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建章立制、强化监管,利用大数据监督紧锣密鼓、高质高效地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规范发放全过程、常态化监督,让“一卡通”真正成为群众的“明白卡”“幸福卡”。

全覆盖宣传 惠民平台“真便民”

“老乡,关注‘达州一卡通’微信公众号没有?下载微信小程序了吗?”4月15日,通川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在罗江镇实地走访群众对我市“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的知晓度和使用情况。

今年2月以来,市纪委监委按照“财政搭台、部门实施、分级承担、共享共用”模式,督促我市各个乡镇通过召开村社干部会议、张贴宣传海报、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乡村大喇叭等方式,大力宣传“阳光审批”相关功能,积极推广“一卡通”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让群众普遍知晓“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的功能和各项惠民补贴的申领、审批流程。

期间,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财政局成立5个督查组,深入各县(市、区)部门、乡镇进行现场督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走访干部群众,重点检查平台应用、宣传引导、业务培训等情况。

“这笔钱是每个月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这50元是每个月的大型水库移民补贴……”家住通川区罗江镇密林村的老罗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微信“达州一卡通”公众号界面,跟督查组数着自己这个月的收入,“有了这个程序啊,随时随地都可以申报补贴。现在所有补助的钱,直接在这上面查看就行了,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现在我们心里都有本明白账了。”

针对乡镇部分高龄老人使用智能终端难的“数字之忧”,达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开通了“自主申报”“为他人申报”两项功能,同时,简化操作程序,自动填表和审核。

“村干部用手机关注‘达州一卡通’微信公众号,选择‘为他人申报’方式帮我申报了高龄津贴,我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行,方便得很。”今年已82岁的大竹县石河镇宝华村陈为江说。

互联网+监督 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以前,少数基层干部违规代持群众‘一卡通’,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财政补贴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惠民惠农政策有效落实,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而今,‘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不仅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方便群众办事,也从技术层面堵住了审批漏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5月,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 “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紧紧围绕惠民惠农领域政策落实情况,通过业务主管部门严格对“一卡通”制度执行不到位、信息采集录入不规范、违规操作等五个重点监督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对本单位主管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项目情况进行全面扫描。

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比对,发现疑似违规领取补贴数据。同时,通过“互联网+监督”的“云计算”,将疑似线索迅速按业务管辖范围进行精准分类,交办到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核实,构建“大数据、大监督”格局。

严肃执纪问责 健全长效机制

“近日,宣汉县群众邓某某,通过‘一卡通’监管平台举报‘宣汉县某镇肖某,家境比一般人富有,不应该享有低保待遇’。现将反映的问题移交你委,请会同相关单位调查核实处理。”8月1日,市纪委监委向宣汉县纪委监委发函,责令其限期调查核实‘一卡通’监管平台收到的举报线索。

不再为“不公平”而忧心,对投诉举报全部亮红灯。市纪委监委严格按照《达州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监管平台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操作规范要求,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收集督办投诉举报违纪违法线索,对超期办理事项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充分发挥阳光审批平台监督效能,并根据举报人次和内容发至相应级别、相关部门处理,确保投诉举报“事事查清楚、件件有回音”。

截至9月底,“一卡通”阳光审批纳入18个项目,45.18万人使用微信小程序、21.57万人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员范围覆盖全国各地,点击量达3482万次,群众通过网络远程申报8289条;完成阳光审批18047条,处理投诉举报49条,回复群众留言830条,群众满意度达92.10%。

达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央、省纪委对“一卡通”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一卡通”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伸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黑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欢迎广大群众通过“达州一卡通”参与到我们的监督管理中。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