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参军、三过草地、身经百战、饱受酷刑、与部队失联……

达州老红军卢炳发逝世 享年103岁

版次:03    作者:2021年10月15日

2021年10月12日13时25分,中国共产党党员、老红军、大竹县公安局离休干部卢炳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大竹逝世,享年103岁。

公开资料显示,卢炳发,男,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1师司号班长、排长,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电台指导员、二工营重机枪连指导员、五连指导员,河南纵队二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原军区一纵队二旅旅直机关党总支书记、旅侦通大队政委,大竹县公安局石桥派出所所长、县公安局劳改股股长、秘书股股长、侦查股股长、预审股股长、县看守所所长等职。1981年4月离职休养。

长征过三次草地、两次雪山

1918年11月,卢炳发出生于渠县涌兴乡涌西村卢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家里五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四。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发动营山战役,解放渠县地区,建立了乡苏维埃政权,其父卢文学因积极活跃,当选为土地改革委员。受父亲及革命思潮的影响,卢炳发萌生了参加红军的念头。

当时不满15岁的卢炳发,入伍后被编入红4军11师司号班,成为一名司号兵,从此开始了战火硝烟、枪林弹雨的戎马生涯。在司号班里,卢炳发专选最难的号谱学,连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背谱子,别人要学一两个星期的号谱,他两三天就学会了。1933年11月,他当上了司号班副班长,次年1月,又接任了司号班班长。

1934年春,卢炳发所在的红31团一营征战在大巴山区的镇龙关,遭到四川军阀刘湘两个旅近万人的围攻,战斗十分激烈。危急时刻,红9军及时派来一个营的兵力增援,红军士气大涨。营长一下达反攻令,卢炳发就吹响了冲锋号,雄浑嘹亮的军号声与震耳欲聋的杀敌声回荡于整个战场,战士们向敌人发起反攻。敌人经不起红军的猛冲猛打,慌忙败退,有的跌下悬崖摔死,有的滚到巴河里淹死。

1934年8月,卢炳发随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在川陕粉碎敌人六路围攻,取得了万源保卫战的胜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红四方面军转战到苍溪、北川等地,进入茂县、松潘等少数民族地区与长征入川的中央红军汇合。随后,中央决定将红军分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右路军由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4军、30军组成。当年4月,卢炳发已调至师部任司号排排长。经毛儿盖过草地在松潘堡座歼灭了胡宗南部的守敌。不久,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红四方面军4军和30军返回毛儿盖南下,在天全、芦山、荥经一带作战,又从宝兴翻越夹金山和党岭山,到了道孚、炉霍等县城。1936年初,历经曲折在甘孜与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兵团汇合,经阿坝过草地到甘肃,胜利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没有油也没有盐,我们找野菜和树皮用锣锅煮了吃,走在前面的还有野菜吃,走在后面的连野菜都没有了。”据卢炳发生前回忆,他所在的军队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严重缺粮,有时一天吃一顿饭,甚至两天才吃一顿饭。没粮食就挖野菜、剥树皮煮着吃,战士们的皮带都煮来吃光了。卢炳发用草根和树皮支撑起血肉之躯,不断前进,“长征时期我一共过了三次草地、两次雪山,中途好多战友都倒下了,条件真的太苦了。”

身经百战 饱受酷刑不动摇

1936年,部队到达甘肃孟城地区,国民党胡宗南部向红军发起进攻,天上敌机也开始低空扫射。卢炳发吹响冲锋号,战友们英勇杀敌。这时,敌人似乎察觉到吹号的方位,便驾机俯冲过来。刹那间,敌人的一枚子弹从卢炳发左袖口穿梭而过,拿在手中的军号被打穿。来不及查看自己是否受伤,他立即抓起一把稀泥将洞眼塞好,继续吹响冲锋号。危急关头,旁边的战士在卢炳发身后的树旁架起一挺轻机枪,瞄准敌机射击,将敌机击落。天色渐晚,敌军退到山下抢救被打落的飞机和驾驶员,部队趁机急行军,安全撤离转移。

1937年7月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卢炳发被编入129师385旅770团,留守延安保卫党中央,参加了陕甘宁保卫战。1939年,相继任团电台和重机枪连指导员。1943年调任770团5连任指导员,在甘肃合水县大凤川开荒生产。1944年,他所在的部队改为河南纵队二支队,在禹州方山击毙日军20多名。1945年8月,随中原一纵队二旅参加中原突围战,并在老河口石花街歼灭国民党553团,还参加了湖北房山、宝康、兴山等地诸多战斗,其间任旅直机关党总支书记和旅侦通大队政委。

1947年春,卢炳发所在部队在宝康和兴山交界处的战斗中失利,部队被打散。组织指派他化装成百姓下山筹集粮食时不幸被捕,敌人为了从他口中得到旅副政委禹品轩的下落,采取双脚叉开绑凳倒吊鞭打、香烧烙胸部、双鼻灌辣椒面等酷刑,都没有动摇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卢炳发佯称自己是国民党553团士兵,在湖北老河口石花街被新四军打败后逃回来的,敌人信以为真,最终放了他。从此,卢炳发与部队失去联系,带着遗憾回到了家乡,曾先后在渠县、平昌、营山等地寻找党组织未果。

“要活出革命军人的样子”

卢炳发曾说:“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参加红军,能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是我运气好,既然活着就应该活出革命军人的样子来。”

新中国成立后,卢炳发被组织安排到大竹县公安局工作,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劳改股、秘书股、侦察股、预审股、看守所担任股长、所长等职。频繁的工作调动,让他很少顾及家人,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领导和同事的敬佩。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是父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卢炳发的女儿卢芳告诉记者,在他们兄弟姊妹的成长道路上父亲一直以实际行动鞭策和激励着他们。“我的二哥受父亲影响最深,当初也是毅然决定参军。”如今,兄弟姊妹6人都已入了党,并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1981年4月,卢炳发光荣退休。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是坚持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监狱、武警中队作报告,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激励青少年学生、干部群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建设美好国家努力学习,多做贡献。即使后来行动不便,卢炳发还是每天拿着放大镜坚持看报了解党和政府的最新动态。

不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卢炳发矢志不渝地保持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将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生动诠释了一名红军战士的无悔人生。1984年,卢炳发获得公安部颁发的一级金盾荣誉勋章;1996年,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