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敲警钟,严纠“四风”扬“清风”

市纪委监委

版次:08    作者:2021年10月01日

市纪委监委“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小组在某超市进行实地调查。

党员干部在达州市党风廉洁建设法纪教育基地学习。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市纪委监委积极部署“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四风”反弹,为全市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提供纪律保障。

提醒不落 节前警钟敲得更响

“达川区人大常委会原副县级退休干部吴传全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渠县土溪镇原卫生院院长王建全违规发放绩效……”9月19日,达州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持续释放对“四风”问题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

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关键节点。为持之以恒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强化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工作,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车私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等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市纪委监委坚持“早提醒、早教育、早监督”,在“双节”来临前提前打下预防针,让广大党员干部养成抵制“四风”的行动自觉。

近期,前往达州市党风廉洁建设法纪教育基地接受党史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通过正反典型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要检身正己,自觉筑牢聚富防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2个单位开展现场廉政教育,召开廉政党课报告会53场,4900余人次党员干部接受警醒教育。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醒常在。据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杨彬介绍,“双节”来临之际,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不仅多次召开集体廉政谈话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发送廉政提醒消息,还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廉洁故事制作系列新媒体产品,用“硬性教育”和“软性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务实节俭、文明廉洁过节,敲响“沉浸式”廉洁的警钟。

实地检查

严抓节假日的“歪风邪气”

“您好,我们是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请出示下你们开具的发票和台账记录……”9月28日,市纪委监委“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小组暗访了我市多家大型酒店,查看是否存在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吃喝、违规组织宴请等行为。

这只是市纪委监委全面铺开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监督检查的一个缩影。近期,市纪委监委紧盯重要节点,采取“专项检查组+派驻机构”联动的方式,聚焦市场监管、财政等领域,按照“四不两直”工作模式,深入机关单位、大型商场等场所开展实地检查。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纪律要求,着力发现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公车私用或私车公养等“节日病”。同时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广泛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网址,开设举报专区,运用微信举报等新媒体举报平台,强化社会和群众监督。

“对节日期间发现的问题线索,将采取直办、转办、督办等方式,快速处置、高效办理、严肃查处,典型问题点名道姓曝光,始终保持惩的力度、严的氛围。”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科技加持

确保廉政建设落地生根

随着节前“四风”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持续深入,市纪委监委不断提升监督水平,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监督”模式作为纠治“四风”问题的有力抓手。

市纪委监委与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利用“三资管理”“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等平台,及时动态掌握专项检查、审计等过程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调取票据、核查资金、全面查验,对其中的疑似问题迅速组织调查核实。有效发挥“党风政风监督统计系统”平台“指挥棒”作用,从以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中分析研判潜在的违纪违规高风险点位、高风险时段、高风险对象,针对性开展警示提醒、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在线核对、监测公务车辆派车、轨迹情况,与交警、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动,实地检查公车停放情况,调取路口监控画面,严查公车违规使用等问题,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针对‘四风’问题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通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化平台,能有效梳理发现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重点掌握、优先处置、深挖细查,切实提升节日期间“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曼琦 见习记者 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