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1年08月20日
本报讯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礼山) 8月17日,本报刊发了《人民公园“山路十八弯”让人望而止步 网友:既不好看又不便民》一文,报道了网友反映的达城人民公园一段坡道被设计成“山路十八弯”,“婴儿车、轮椅和老人通行都极不方便”一事。19日,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肖先生针对网友的疑问进行了权威解答。
据现场负责人肖先生介绍,网友反映的坡道为无障碍通道设施。作为提升城市环境生活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无障碍通道是方便残障人士、伤病人士、老幼人群等特殊群体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人民公园改造之初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畅通园内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群体出行。
为何要将这处无障碍通道设计成“七大拐八大弯”?肖先生解释,由于该处坡度高差为6米,宽度仅有9.6米,根据无障碍通道坡度比≤12%的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条件,最终确定实际设计坡度比为10%,让坡道更加平缓,更加方便特殊群体通行。
那么,能否在这处无障碍通道旁增设人行梯步?肖先生表示,在当初设计时也曾考虑过这个方案,但是受现场地形条件所限,如果增设人行梯步,按照10%的设计坡度比,无障碍通道将会增加更多拐弯,给特殊群体通行增加困难,故最终确定为目前的方案。不过,待旁边的茶室装修完毕后,市民可选择通过茶室楼梯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