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 515数字背后的艺术秘辛

版次:07    作者:2021年07月23日

带着冰冷工业味道的厂房与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因为某种机缘,竟神奇地血脉相通,不谋而合——在快节奏的北京城,在被现代化包裹的都市里,798,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傲然存在。

阔别6年后,798,我又来了。

身负赫赫名声的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国营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798联合厂)。

二十世纪80年代,798联合厂配合中关村电子科技园的建设规划,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原厂址内的旧厂房对外出租,大量艺术家、美术学院师生租用进行创作,并渐成气候。

在这片带着浓重的上世纪工业化时代气息的旧建筑里,几十年充斥其间的包豪斯风格厂房、仓库、轨道、蒸汽机车、煤气发生器、精密仪器在二十世纪的某个时期突然被时尚、艺术、潮流重新定义。虽然那个时代的痕迹仍依稀可辨,却也成为了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一时间,798以其先锋气质声名鹊起,让全国乃至全球更多知名机构、艺术家加入,给它带来了海量关注度。

对于每个走进798的人来讲,这里都是一个艺术氛围十足的国度,空气中,弥散着理想与自由的味道。

满墙诡异的涂鸦,沿街的工作室林立于钢筋混凝土之间,仿佛为一个即将丧失生命力的老者注入了年轻的血液。错落其间的咖啡室、西餐馆、面馆又为高高在上的艺术区陡增了一丝烟火气。废弃的烟囱和铸铁管道被巧妙地变成了装置艺术品的一部分,旧的存在被恰到好处地与时尚对接,没有突兀,只有协调。

四十多年过去,即使时光流逝,因为种种原因,知名画室、艺术机构搬离,资本市场进入,798的先锋气质渐渐消弥,变得更为平民化,但因为这个庞大艺术群落的存在,798在中国当代艺术版图里也从未失色。

大多数的工业老建筑都有着非凡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它们承载着特定年代和先辈们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也沉淀着真实且珍贵的城市记忆,一如798,一如515……

在川东北的达州,一座新的城市地标在悄悄崛起。它在城市边缘,却又是城市的艺术中心;它曾是国防战备要地,又变身文旅之地。几次身份的更替,515的蜕变,我们看得见。

距达城主城区9公里,沿210国道北上,在通川区罗江镇,于苍翠掩映中,依山傍水间,坐落着一个不闻世间喧嚣的桃源。场镇背后两山夹一水的狭长地带上,一个高约30米、宽约60米、深约70米,总面积1700平方米的巨大天然岩洞,当地人称“仙女洞”。

历史上的仙女洞,原是川东最大的军用物资中转库,建于1968年,占地115亩,景区内有神秘的洞穴、深幽的峡谷,苍翠的植被,天然环境良好。20年前,原达川地委、行署将其划拨给达州日报社开发使用。达州日报社接手后,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改造道路、修缮房屋、增添设施,进行园林景观美化打造,“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由此诞生。上世纪90年代,仙女洞度假村一度成为当年达城人的打卡热地,人气空前高涨,引起了全省甚至全国文化报业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当年的仙女洞风光无限。

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仙女洞度假村中止了进一步开发,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20年1月10日,淡出人们记忆的仙女洞,再次以全新的姿态,华丽归来。

如今,蜿蜒的洞耳河畔依次镶嵌着樟园、黄桷园、尔雅堂、入驻艺术家工作室、临江园、七贤堂、洞窟美术馆1号2号3号馆,还有即将投入使用能接纳100余人的艺术酒店,河对岸的艺术培训中心和青少年洞窟美术馆。古朴的亭阁和观景步道掩映于茂密的林木之中。

“798”“515”,这些以数字命名的工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神秘的色彩,当它们完成历史使命,留下的巨大外壳被艺术包裹,竟然重新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相比于成熟期的798,今天的515更像一个浑身洋溢着灵动气息的年轻生命,它稚嫩,却从容;它简单,却丰富;它有艺术,也不乏商业,一切都以自己的步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它有和798相似的过往,或许也面临着798相同的未来。

和人们印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区不同,515更像某个富有生气的村落,透过某个玻璃窗,你或许会看到一幅画,转个角,你可能会邂逅一场展览,显得那么自然、随性。

它不是纽约的Soho,不是法国的左岸,也不是德国的鲁尔区,而是中国的四川的达州的515。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