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1年07月16日
7月13日,我市召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题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全市疫苗接种工作。据悉,我市于6月29日全面启动下半年接种工作,截至7月12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第1剂242.2万人,第1剂全年任务完成率71.39%。
新冠病毒疫苗现在还有必要接种吗?60岁以上人群哪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青少年人群可以接种疫苗吗……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全市开始了疫苗信息查验工作,对进入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严格查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和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码。
新冠病毒疫苗现在还有必要接种吗?
答:非常有必要!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蔓延。目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国外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全球很多国家为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都在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当全球人口流动开放后,接种率低的国家就会形成免疫凹地,感染风险增加。所以,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新冠病毒疫苗不打第二针行吗?
答: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只有尽快完成了全程免疫接种,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从个体防护效果来看,对于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效果优于接种1剂次,接种1剂次优于没有接种的。同时,对于需要接种2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第1剂次后,短时间内人体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再次接种,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让首剂接种产生的免疫记忆被唤起,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两剂疫苗间隔多久比较好?
答:2021年0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推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针基础免疫的接种间隔为3-8周(21天-56天)。接种点会结合疫苗的供应情况和每个人第一剂的时间合理安排第二剂的接种时间。已经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1剂次的人员,第2剂次应在接种第1剂次后3至8周内尽早完成。即接种第1剂次后满21天即可接种第2剂。
疫苗接种可以晚点打吗?
答:只有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形成对群体的保护,也就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保护个别因接种禁忌等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以及少数接种后仍未产生保护的人。如果大家都把接种疫苗的时间往后拖,那么免疫屏障就永远建立不起来。如果大家接种得快,这个屏障可能就会早一天到来。要尽早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疫苗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对青霉素等过敏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国内上市的新冠疫苗成分中不含青霉素、激素等药物,因此,青霉素过敏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疫苗。除此之外,对头孢、鸡蛋、海鲜、牛奶等过敏者均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禁忌,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受种者在接种时,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告知个人健康情况,由接种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慢病人群不是禁忌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可接种新冠疫苗。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甲减患者甲功正常可以接种;慢性湿疹、荨麻疹、鼻炎等患者症状不明显,可以接种;肺结核不是活动期,可以接种;强直性脊柱炎无急性疼痛表现,可以接种;月经期、备孕期、哺乳期可以接种,并且继续哺乳;妊娠期不能接种。
60岁以上人群有接种的必要吗?
答: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非常有必要。相较于年轻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疾病负担重,健康损害大,而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在接种疫苗前,接种单位的医护人员要与接种者及其家属多沟通,详细询问、记录接种者所患慢性疾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有无食物和药物过敏情况等,在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
60岁以上人群哪些情况建议不接种疫苗?
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意见,经健康询问后,老年人有以下情况时建议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一)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的老年人、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二)正在发热的老年人;
(三)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
(四)如老年人有其他疾病情况,医护人员经健康询问或评估后不建议接种的。
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老年人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告知医护人员,便于医生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对于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60岁及以上慢性疾病人群,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二)接种后留观30分钟内:医务人员需要主动询问受种者情况,因为过敏等异常情况,一般都在30分钟之内容易发生。
(三)接种后24至48小时内:受种者要观察注射局部有何反应,例如局部是否有红肿,全身是否出现了包括头疼、发烧,疲倦等症状,这些都是接种后需要注意的。如果症状较重或不能自主判断严重程度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青少年人群可以接种疫苗吗?
答:可以,但我省暂未启动青少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四川省2021年新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我省目前仍是大力推进18岁以上人群接种。此前,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3岁以上,广西省、湖北荆州等地已启动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