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1 作者:2021年06月18日
本报讯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岸) 相传大竹东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见于大竹县志,“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曰东柳醪糟。
近日,随着达州市“巴山食荟”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正式开馆,众多本土优质农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夺人眼球。在东柳醪糟展馆,各式各样的瓶装、罐装、盒装醪糟产品整齐地摆放在置物架上,消费者可以清晰看见各种产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标签或文字,以便挑选。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4年,位于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的大竹县月华食品园,占地10万平方米。今年2月,公司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达州市首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等,建有糯稻、醪糟文化旅游博览中心、醪糟历史文化博物馆、醪糟古法酿造体验中心。
据介绍,东柳醪糟精选糯米,产自公司绿色生态优质糯稻基地,米粒圆润饱满、晶莹洁白,经泉水浸泡、淘洗、蒸煮,让醪糟汤汁清亮、晶莹润滑、醇甜酒香。公司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研制开发成功全国首条万吨醪糟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通过逐年技改扩能,糯米粉生产能力达到年产6.5万吨规模。单瓶发酵原窝原汁醪糟新产品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其工艺属国内首创,综合生产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公司产品有醪糟、糯米粉、米酒、饮料等7个品种80多个规格,年综合生产能力10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口加拿大、荷兰、英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先后荣获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绿色食品、中国国际农博会金奖等多项殊荣。东柳醪糟是中国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醪糟酿造技艺,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大竹县、邻水县、达川区、万源市等两县一市一区24个乡镇80个村建有糯稻基地17万亩,带动5万户农户17.5万人从事糯稻生产,基地农户年实现糯稻收入2.8亿元。实施订单农业,免费发放种子、免费技术培训、上门保护价和高于市场价收购、补助村委会发展糯稻工作经费等系列措施,帮助广大糯稻基地农户增产增收、致富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