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简生活滋味长

——读《山中取食记》

版次:09    作者:2021年06月11日

□彭忠富

不管是从早期的宗教信仰,还是现今的讲究环保、健康、时尚,素食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在饮食中合理搭配素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和养生就有益处。百丈怀海禅师在《丛林要则》中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济物以慈悲为根本”,可谓说尽饮食之理。民国丰子恺居士秉承弘一法师遗愿,历时五十载,绘制《护生画集》六卷,也是此意。如果我们能从饮食上入手,布衣素食,则身心康健,有益众生,善莫大焉。

茶禅文化学者马守仁认为,素食虽然简单,但要将其料理得体、得味、得意则很难,需要用心料理。饮食之道,以得味、得趣、得意之雅趣为主。素食要采用当季新鲜食材,保持食材完整,这样即使简单烹饪,也能品尝到最纯朴鲜美的滋味。多年来,马守仁在终南山千竹庵和京都寄庵参禅、劳作、烹茶之余,点瓜种豆,躬耕山林,采摘山中当季菜蔬、花果,参以古代食谱诗文,以传统料理方法进行烹饪,虽然简素,滋味却最为深长。

马守仁认为,用最自然、最天然的料理方法来对当季食材进行料理,既能保持每种食材的独立滋味,又能调和众味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禅的滋味。所谓禅的滋味,就是简单、直接、无取舍、无拣择的滋味。马守仁最新出版的《山中取食记》分为“钟南山居”“寄庵料理”两篇,收录了《采薇啊采薇》《归去来兮》等五十多篇饮食散文。作者坦言,山居简陋,布衣衲履,粗茶淡饭,处处以惜福修德为念,哪里还会讲究什么料理技艺呢?之所以将食材选择、料理做法、用料、刀工,以及装盘、配色、调味等罗列出来,一则是为了提高大众的阅读兴趣,二则也有提倡素食礼仪的用意在里面。

譬如他在《采薇啊采薇》中谈到了采薇的环境、过程和烹调薇菜的感受,“似乎生性中注定就有一种情怀,喜欢薇菜的滋味,喜欢薇菜的清香,喜欢薇菜纤细的身影。清炒薇菜有股特殊的香气,那不是食材或者调味品的香气,而是来自山林间的香气,是沉淀千年岁月的香气,是山坡上那些散落诗句的香气。”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很多植物的名称已发生了变迁。这种能吃的薇菜,从《诗经》中的注释可知叫野豌豆,也叫巢菜、薇菜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将采薇与《诗经》及相关历史人文联系起来,“望不见伯夷、叔齐,望不见汉唐城阙,也听不到杜鹃鸟清啼。”如此,一道普通的素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人文内涵。

几块当季薯蓣,几茎新采溪芹,一钵白米饭,一碗味噌汤,这种简单的素食料理是作者所喜爱的。作者认为,在清寂的岁月里,每一道简单的滋味,都是人生安然的享受。清简生活所需无多,一瓢水、一箪食、一束薪、一碗茶,如此而已。作者指出,尘世间的饮食最终只是三味:俗味、重味、浅薄之味。如何将尘世间的俗味、重味、浅薄之味变为清味、雅味、醇厚之味?这就需要在经年累月的料理中反复修炼,这就是料理的修行,也是作者多年来一直提倡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