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城淘沙石工人往事

版次:11    作者:2021年05月12日

达城胡家坝下坝,临州河岸有一棵五大主干挺拔抱团的黄桷树,枝叶繁茂,年年发新芽。川流不息的州河水在树前流淌,滨江大道迎朝阳通达前方,高耸入云的商住大楼映照绿水,野茅溪大桥横跨州河两岸连接青山,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这里,曾经是老达县东城玻璃厂遗址,玻璃厂职工最先由42个淘沙石工人组成,建厂之日栽培下这棵黄桷树,距今已有43年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达县城区房屋建筑由砖木结构转向砖混工程。砖混的“混”指钢筋混凝土,由水泥以及沙子、石子、水按比例混合拌制而成,内配绑扎成形的钢筋。建筑工程及水泥制品需要大量的河沙、石子作原材料,于是,新兴“淘沙石”行业产生。沙石,有的写作砂石。

沙石品种:绿豆石(0.5厘米),豆子石(1厘米),连槽石(2-4厘米),人头石(4厘米以上的鹅卵石);粗沙(河里捞出),中沙(河岸自然沙偏粗),细沙(河岸自然沙偏细)。石子越小价越高,沙越粗价越高。

淘沙石业首要是选址。沿州河寻找石源丰富、无人开采之地。州河,渠江支流,原名通川江,因流经明代称为达州的达县,故名州河。它是达州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于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注入渠江。那时,达城淘沙石地址多选择州河罗江罐子滩至宣汉洋烈一带。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系罗江人,16岁时写有诗句:“罗江罐子滩,水吼浪滔天。奔流逐四海,长流不复返。”这一带河窄滩多,滩头滩尾河沙石子丰富,州河涨大水,上游又冲流沙石下来,成为新的资源。为抢占资源丰富的好位置,从事淘沙石的个体作业户时有争吵发生,最终握手言和:“同为达城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船多不碍桨,车多不碍路”。

地址选好后,租两只木船劳作、运输。将船上的遮篷移至河岸,搭建一个小窝棚,内铺谷草作床垫,供休息住宿。棚外垒石建灶,捡河滩枯草树枝煮饭。若是吹风下雨,只得啃面包或其它干粮充饥。若是冷得打哆嗦,则在谷草被窝中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淘沙石劳动时木船停泊在深水区,工人要在浅水中修一条石子路,在开挖地先铲除河水中表面的泥土,用挖锄挖出沙石,挑运到船旁,倒入特制的长方形淘筛中。两人站立在水中,相互配合,将淘筛在水中不住抖动,淘去泥沙,留剩干净的石子倒入船上的吊筛中。吊筛一头用坚实的麻绳套在木船桅杆中间的遮篷梁上,一人操作,来回摇动,漏下所需规格的小石子滚落船中。筛子余留大石子,倒入另一只船中。一只船装小石子,一只船装大石子。

淘沙石全系露天作业,不论严寒酷暑,还是水深齐腰,工人均在水中劳动。夏天,他们被晒得油光水流,露出洁白牙齿,形似非洲黑人。冬天,他们上身穿着棉袄,下身则穿一条短裤浸泡在水中,冷水浸骨。有时螃蟹咬脚,淘沙石工人迅即弯腰将手伸入水中将其捉住,不断挥舞,兴奋地喊叫“打牙祭”!

我有几个中学同学,毕业后兴致勃勃去淘沙石,受不了河水中劳动的辛苦,三天后自动放弃。

一个夏天,有几个顽皮少年在州河游泳,一个少年腿脚突然抽筋,在水中高呼救命。淘沙石工人赶紧抛掉手中的筛子,将少年救起。10多年后,少年大学毕业归来,寻找打听,专程拜访营救者,表示迟到的感谢,说:“小时候,怕自己私自下河游泳事被父母知道,没有让父母知道自己被救一事。”此后,这个少年,每年春节前都会打电话问候。

淘选的沙石装满木船后,顺流而下,运到城区州河滩头码头、南门码头,或三线建设重点基地062等单位专用码头。不少下力人,将沙石挑运上岸。滩头码头、南门码头更多的是牛拉车将沙石运往建设单位。

木船承载沙石重量,以木船吃水深浅来确定。那时,我有不少朋友是下力人,他们在码头挑运沙石时,脱下身上的衣服,光胴着上身,我在一旁替他们看守衣服。劳动结束后结算分红,淘沙石工人与下力人互邀去馆子。大碗吃肉,大杯喝酒。我成了他们的食客,吃着莫合(白吃),打着饱嗝,一起吼叫“四季财、五魁手”拳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上班的单位水泥电杆厂,需用大量沙石材料。我中学同学高精志原是木工,后担任沙石收购工作,用卷尺测量牛拉车围棚长短高低计算重量。我们同一个寝室,他中等个,皮肤白皙,头发卷曲,嘴唇薄小,身姿纤瘦,形似女子,大家叫他“高假女”。

水泥电杆厂有一口大水井,井水溢出地面流淌,工人们爱在这里洗衣服,男女都有,不时相互泼水嬉笑,说一些“荤话”,甚而你推我攘。有一天,驾驶员温司机的4岁小儿子在井旁玩耍掉入井中,高精志此时正在洗衣服,见状就势伸手将小温救出。被救的小温拜高精志为义父。

高精志20岁时,重感冒不治,不幸英年早逝。高精志还没有结婚,出殡那天,义子小温,头缠白布,端着高精志的遗像,走在队伍前面。不少淘沙石工人自发前来送行。

1976年,达县城关镇成立沙石管理站,将淘沙石的作业人统一管理,统一承揽工程,统一销售,统一分配,人人有活干,结束淘沙石竞争无序的局面。空闲时间,则集中学习。

沙石看似取之不尽,但沙石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需要几千甚至几百万年。因此,可开采的沙石资源十分有限并且不可再生。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步子加快,州河沙石资源日渐枯竭。

采沙船在河道过量采集沙石,会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上世纪末,达城建设所需用的沙石,采集点改在巴河。巴河为渠江主支流。发源于南江县玉泉乡,流经南江、巴中、平昌,纳通江后流入达县,再南流至渠县三汇镇,与州河合流成渠江。巴河全长373公里。

达城州河大多数淘沙石工人不愿离乡背井去巴河,于是面临失业的困境。此时,成立两年的沙石管理站收取管理费已积累8万元。沙石管理站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将42个淘沙石的作业人组织起来,将8万元全部投入筹建达县东城玻璃厂。

淘沙石工人,早就渴望改行,早日上岸,成为上班时间固定的工人,不想一辈子做水上漂泊的淘沙人。因为有家不能回,常在荒芜的河滩风餐露宿,有对象没有时间谈恋爱,很多淘沙石年轻人,到了结婚年龄,仍然是单身汉。

东城玻璃厂选址胡家坝下坝,位于达城北郊,原是一片开阔地河滩及菜畦地。上坝为中心医院住院部。筹备伊始,共筹措资金14万元,来源是沙石管理费和菜园社的借入款。

为向国庆节献礼,工人们大干快干,玻璃厂1978年9月28日正式点火,烘炉开工生产。800平方米的石棉瓦厂房里,有一座5吨熔池炉和退火窑,3台手压制瓶机。工人往返转身用铁棒挑出一小团玻璃溶液,送到模具里压制成各式小瓶;或口含长长的空心铁管,将玻璃溶液吹成金鱼缸或大肚酒瓶。手工吹制主要依靠熟练的技术和工人的操作经验,操作方法貌似简单,但要得心应手地吹制出符合要求的制品,尤其吹制复杂的艺术装饰品确非易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此时,简陋原始的玻璃厂生产刚三个月,42人的小厂,1978年底财务决算盈利2000多元。双喜临门,工人们欣喜若狂,燃放鞭炮,相互拥抱庆贺。此后,乘改革开放东风,玻璃厂产量成倍增长,年年创收。

1982年,“7·16”特大洪涝灾害直袭达州,河水突然猛涨、淹没了河边的玻璃厂。水火不容,熔池炉爆炸,不少产品被洪水冲走,库房里贵重原料纯碱被洪水浸泡。在厂党总支部带领下,男女工人齐上阵,在齐腰深的洪流中,扛背200斤重的麻袋大包,将300多吨纯碱转移到安全地带。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越是艰难越向前。”这句上世纪的励志口号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激情与斗志。玻璃厂向上级立下早日恢复生产的军令状,加班加点不分昼夜,清洗车间,维修设备,补修熔池炉,一个月全面恢复生产。1982年全年实现利润35万元,创造出令人啧啧称赞的奇迹!

1984年,玻璃厂上班的工人增加到一千多人,生产创造新奇迹,全年销售收入900万元,成为达县市第一个实现利润130万元的企业,第一个上缴税金200万元的单位。东城玻璃厂多次登上领奖台,力压群雄,头排就座,各种锦旗、奖状挂满车间、科室和厂部,最高荣誉是“纳税大户”。

玻璃厂2002年资产重组。近几年,达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滨河大道已延伸胡家坝直至张家坝江湾城,玻璃厂遗址高楼大厦林立,成为居住和商业新区,车水马龙,人来熙往,旧模样荡然无存。

而今,玻璃厂职工领取着退休工资,品清茶,饮薄酒,含饴弄孙,享受着幸福的晚年。有的随子女去了国外,去了北京、成都等地。居住在达城玻璃厂的工人,不时来到黄桷树下相聚。那些曾经淘沙石的老工人,大多年过七旬,他们感恩生活,珍惜现在!有的伸出大姆指,自豪地说,我们东城玻璃厂曾经是达州“纳税大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黄桷树枝叶摇曳,见证着淘沙石工人成为玻璃厂职工曾经的往事,仿佛述说着过去难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