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

版次:08    作者:2021年04月09日

中国汉字的繁体字“間”就像是一个院子,有大门,有院墙还有好几间房。

如果有一处院子,那么墙外世间一定是风起云落,院内四季花开成韵,而这个院子,可以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不一定要打理得特别精致,但一定要生机勃勃;又或者像郁达夫笔下清晨的院落,宁静而美好,宛若一幅静物画;梁实秋的院子,在月夜里则格外清幽。

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梦中的院子,它可装四季风月,可盛人间清欢,不必在乎外界的浮华喧嚣,只为内心的清明爽朗。吾以为,世间再大,不过一处院子,院子深处,才是心中的天堂。

元旦后的第二天早上,气温很低,我们一行五人驾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来到朋友家的院子,推开不锈钢的格子大门,迎面就看见一块像假山一样的木头,木头上面的空隙处放置了一些吊兰,下面几盆白色菊花开得正好。木头的后面是一块小菜园,种有蒜苗、葱、芹菜、青菜等时令蔬菜。院子的围墙四周布满了用竹子做的篱笆,一些藤蔓已经缠绕在上面。待春天来临,那藤蔓一定是爬满围墙欣欣向荣的样子;墙角一堆金黄的银杏叶围在银杏树周围,给整个菜园带来一点明朗的颜色;右转看见一大块木质地板,地板左侧有书房、客房、卫生间三个房间并列组成,房间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中间有一座只容一人通过的拱形木桥。水池里面有一盆一米多高的水竹正绿意盎然地撑开着小“翅膀”,还有许多红色、黄色、黑色、红白相间的金鱼在游弋,充满生机甚是好看。

走过木桥后,有一顶正方形的户外大伞,伞下面是用半扇木门做的餐桌,上面的铁质把手质地显示这扇木门的年代并不久远。餐桌的左边摆放了一些茶具,右边大部分成了案板。案板的旁边居然还有一口压水井,太久没见到它了,感觉非常亲切,情不自禁用手按压了几下,出来的水不是那种刺骨的冷,比自来水管的水温暖许多。

餐桌后面有一间厨房,从厨房右侧门进去就是朋友家的客厅及卧室,桌椅和房间布局里的中国元素比较多,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朋友拿出了一个带烟囱的炉子和柴木,准备砍柴生火做饭了。我负责烧火,这么冷的天,我非常愿意坐在火炉旁从事这项“工作”,因为关乎到菜的口感和肚子的温饱问题,必须得根据食材生熟度掌握火候,所以,“烧火匠”的工作也并非那么好做。

其他几位“煮夫”开始做主菜了,先把挂在树杈上的已经拔过毛还滴着血水的公鸡取下来,放在菜板上切割,需要凉拌的鸡胸脯部分切好先放在炉子上的铁汤锅里煮,需要红烧的剁成小块暂时用盐、花椒、料酒码好静置于盆中待用......

不一会儿,院子里有了袅袅炊烟,火炉旁的砍柴声、菜板上的剁肉切菜声、菜园地的挖菜声,声声入耳。这厢,铁汤锅里飘来了鸡汤的清香味道,随后换了一口厚实的大铁炒锅放在炉子上准备烧鸡,倒油烧至八分热放入码好的鸡块,放入郫县豆瓣酱、酱油等,只见成块的鸡肉在大铲子的不断翻动下变得越来越有了食欲;那厢,经久不散的米饭香味也徐徐随风飘来,等这一切做好,院子里拼起两张桌子,添上碗筷,一顿美食便开始了......

午饭后,“煮夫”们去客房开始了麻将娱乐,我则选择了书房。进得书房,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不少。书房不大却很精致,上面是尖顶原木拼制的,白墙上面挂有两幅字和一幅画,一个大概八尺的书桌上有书、有生宣、有毛笔和砚台,书桌的对面有一个小小的茶桌,上面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桌相邻的那堵墙全是玻璃做的,不用抬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女眷们喝茶,我画画,不在意画得好与不好,只觉得这样的时光,这样的生活就这样安逸地进行着,非常享受。

院子,虽是一方小小的、四堵看起来冷冰冰的围墙,但围起来的却是家的温暖。

院子,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祖宗智慧的体现与传承,代表中国的建筑发展史,真希望院子文化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人与人之间多点温情,不再是形若陌路。□张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