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东湖

版次:08    作者:2021年04月09日

杭州以西湖闻名,大竹以东湖为傲。我领略过三亚海湾的海阔天空,风情万种;也见识过诗意西湖的淡妆浓抹,千般柔情;但我仍钟情于东湖的静默如初,安之若素。大海之阔,于我只是观者;西湖之美,于我只是过客;东湖之境,于我方是归宿。

东湖原是大竹城郊的一个人工湖,早年在此修建大竹县城唯一的城市公园,因此得名“东湖公园”。东湖公园始建于1983年,当时是以旅游观赏和水上游乐为主的传统收费公园。如今,政府重视大众健身,改善人居环境,在旧时东湖公园的基础上重新打造了竹城之肺的“东湖湿地公园”。公园沿湖岸周边环绕而建,形成新的绿化景观和运动步道,成为竹城人民休闲锻炼的极佳去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动情之下,索性寻得一农家小院,后靠凤山、前临东湖,依竹而建、以农为邻。辛丑牛年元月,独自一人借湖而居,修身养性、尽享孤独,甚欢!

青砖黛瓦、平房三间、一茶一书、一人一院。晨起,湖畔信步,清新宜人;午后,登高望远,豁然开朗;闲时,品茶看书,修花种菜;生活,咸淡相宜,苦乐自知;偶有生人寻花而过,常与友人结伴而行。时光清浅,岁月正好,人生如斯!

董卿曾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说:“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初春时节,清晨的东湖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水雾之中,日头缓缓从凤山探出,映照着嫩芽初发的垂柳,湖中的小岛和对岸的楼宇在薄雾中时隐时现,好似一幅墨迹未干的水墨丹青。烟雨东湖、宛若仙境。我自小院走出,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此时此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于是在湖畔一边锻炼,一边等待,想要拍出不同时段景色的变化。人在其中、触景生情,给拍得的东湖美照附诗一首《日出东湖》:“雾锁东湖泼水墨,日出凤山照新柳。山重水复疑无路,雾开云散赶春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的生活写照。古人崇尚学而优则仕,又往往是官场失意而隐退,真正像五柳先生“性本爱丘山”者寥寥无几。我从勤劳善良的女房东那里找得一小块菜地,她将地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还将泥土全部翻新一遍,让我得以快捷轻松地去种菜。专门选择一个阴天,前往西门外的种苗市场选购菜苗,并将嫩苗种植在松过土的菜地里;专门向附近的农民请教种菜的时节和经验,他们非常热情地给予我耐心指导!隔行如隔山,每一项工作都有它独特的专业讲究,每一种职业都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春种秋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希望我的菜园也能够有所收获!

其实,当初选择这个地方来居住,主要是看重大环境有东湖湿地公园,小环境是独立民居小院,可以实现品茶看书、栽花种菜的闲适生活。说到栽花,我三姐夫也是爱好者,而且在他的养花群里小有名气,小院的花花草草一大半是姐夫的功劳。“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的小院里也种了许多花儿,蔓驼罗、绣球花、佛手花、二月蓝、吊兰、月季、蔷薇、海棠……房东原先种植的李子花和玉兰花已渐次开过,只有海棠花仍然笑在枝头,红艳而精致,不失为盆栽中的上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的男神苏轼从好友惠崇的名画《鸭戏图》中寻得灵感,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惠崇春江晚景》。我借住的小院在竹林的环绕之中,走出小院便是东湖湿地公园,村落与公园并没有隔开,而是完美地融合为一体。环湖路旁的桃花、李花正绽放在枝头,一群鸭子在湖水中觅食、游戏,几只呆鹅也慢慢吞吞、摇摇晃晃地向湖边走来。我顿时恍然大悟,这场景不正是东坡居士所见、所思、所写的画面吗?若是诗人能够身临其境,又会不会写出如此美好的诗句呢?人们常说,读书是与先贤神交、与哲人对话、向伟人学习的一座桥梁,今日看来确实如此。若是与李白、苏轼身处同一时代,定要鸿雁传书相邀前来,于东湖岸边接风洗尘,摆酒设宴豪饮几坛,诗仙太白又会不会写下类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佳作名句。

春天有春天的美好,冬季有冬季的温情。午后的阳光挥洒在竹林下的小院,我与女儿、侄女悠闲自在地倚坐在院中,或看书写字、或聊天闲谈、或吃吃喝喝,尽享闲暇时光和天伦之乐。冬日暖阳,炉火书香。我尤其喜爱冬夜的寂静与孤独,一人一书一炉火,尽享独处时光与岁月静好。冬夜里的静能让人融入书与文字中,瞬间时光穿越,梦回唐宋的古代中国,与诗人好友把酒言欢、吟诗唱和,感受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欢畅与痛快,体会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茫然与孤寂,领略那充满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志与豪情。

诗意阑珊须纵欢,最是人间烟火暖!心灵和脚步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不错,“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首先应该过好的就是这“眼前的苟且”,如果连现实中的平凡日子都过不好,又谈何理想中的诗与远方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做人有情有义,这便是平凡的人生追求。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白天忙工作,下班种花草,夜晚看书休闲;周末陪父亲和家人,或者给女儿当好“后勤部长”;时常与朋友相约环湖锻炼,或散步、或登高、或骑行;偶尔邀约三五好友于院内小聚,或喝茶聊天、或谈天说地、或小酌几杯……人生不过如此!

借居东湖已三月有余,身心颇为舒畅,因而触景生情,时常写诗作文,以寄心情。《增广贤文》曰:“良田万倾,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简单快乐,心生欢喜;箪食瓢饮,诗意栖居;人生在世,得此足亦!□袁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