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1年04月09日
当你一辈子用最深情的眼神都奉献给了手机屏幕,当幼儿园娃娃们穿着满是方块儿图案的衣服来讨爸爸妈妈持久的流连时,当我们觉得海可枯石可烂手机不可不在眼前的时候……那么此刻面对纸质书籍,你的心中是否还有“旧爱”的位置?
周末陪女儿搜了部电影《美女与野兽》,虽是童话也有英雄救美的桥段,可让美女最终爱上野兽的力量是什么?是书里的“颜如玉”。当野兽因救贝儿受伤而躺在床上休息时,对贝儿说过:“我上的学没人能上得起。”并把诧异的贝儿带到他的藏书宫殿。置身于这个书盈四壁“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的宫殿,这个嗜书如命的女孩犹如走进了她的梦中殿堂,仰望着犹如满天星辰的书籍,她的天空亮了,惊喜和灿烂在她的眼睛里一览无遗地跳跃……
因为书的媒介,美女与野兽,王子与村姑没有了距离和隔阂。原来在古老的童话故事里,书这个美丽的精灵就成就了一个快乐幸福的结局。
回到我们现在的生活,高铁飞驰南北,出门看看江山,可怜无处清静。这个时代的陶渊明,只能心中找。“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在我眼中,文字就是我的桃花源。
小时候,书很匮乏,就想办法跟村里的小伙伴借或者换着看。情到深处时,每到夜里等劳累一天的母亲鼾声一起,我即翻身而起,从床的一角悄无声息摸出早准备好的金庸或梁羽生等小说,在黑暗的蚊帐里,麻利地把脑袋严丝合缝地扣进被窝,打开藏好的手电筒,宛如拥抱了偶像的粉丝,幸福死了地开始畅游我的武侠天地,直到鸡鸣——现在想来当年那阅读姿势挺高难的,回忆起来像春天里的冻疮挠不完的惬意啊!只是可怜了我一双春天般清亮的眼睛,在那个连噪音也缺乏的时光中,被“半夜手电光”生生炼成了近视眼。后来在“断粮”的空当,还买了几个图画本把快翻烂了的《白发魔女传》里的图一招一式描摹出来,再后来竟被村小老师借去当图画课范本了!哈哈!
而今,有事没事爱泡图书馆,至于看什么书,看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这里的一切。喜欢听书页翻动的声音,喜欢眼前这杯蓝色妖姬般飘拂着的黑枸杞,喜欢视线里或花白或青丝的脑袋与书为伴的专注,就像老舍先生想念他的北京一样,一颦一笑一街一巷皆爱意。马未都说:“读书就是涵养人的灵魂。不读书的人是用身体的吃喝玩乐感受世界,读书的人是用身体和灵魂同时感知世界,在这里,花可以常开水可以常流,你不会孤单不会痛,不会害怕,你可以对话先贤,傲视天下,可以悲悯众生,可以怆然涕下……”是的,在书里,你是精神世界的王者。那些文字就像是被点了魔穴的功夫精灵,比如眼前这部《平原上的摩西》,一旦触摸到人的体温它就活了,翻转腾挪,左冲右突,有声有色,直叫人身心相许,哭笑不能自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芊妞儿的床头柜上也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类书籍。每晚入睡前,总要挑出心爱的一本看上一阵,并把她一直认为好看的且不分享不足以宣泄她满腔情绪的《凉生》《易中天说三国》等书籍推荐给我,天天盯着我:妈妈,我给你的书你看了没?看了几页?为什么还不看?记得要用书签,别给我折坏了。我都快看第五遍了还没折过呢!
记得有一天夜里,半梦半醒中似乎听到有抽泣的哭声,一个激灵我跳下床奔到孩子房间——芊妞儿小脸梨花带雨,正捧着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啜泣!那一颗颗晶莹饱满的泪珠里,滚动着她的善良,纯真以及与文中人物割不断的情谊。
曾有人问过这句话:看过很多书但都忘了其中的内容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来看看胡适先生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是的,我们年轻的骨头和肉就在孩子身上传承着。□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