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1年03月26日
□李钊
舌尖是有记忆的,你走过的路,遇见过的人,品尝过的美食都会停留于舌尖,久久不会消散。著名美食作家巴陵的《乡愁里的旧食光》便是这样一本散文集,浓郁的美丽乡愁藏于文字深处,细细品味,一股来自故乡山林、田野、村庄的炊烟之气,美食之味,瞬间打开记忆之窗,带你回到与家人亲朋围炉而坐、共享美味的旧时时光。
挑过灰桶、挖过垃圾坑、搬过窑砖、做过喷漆工……经历过时光与生活的磨练,巴陵已成长为出版过二十多部美食专著的著名美食作家。他这一路能踏过生活艰辛,奋力前行,除却诗与远方的召唤,对美食的热爱与追寻亦不可忽视。书中藏着他的过往,如他所言,他的根在湖楚大地,这片跨越现今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宽广地域,不仅是最古老的楚菜诞生地,更在不断滋养着身体与灵魂,舌尖上的记忆和美食赋予的能量,让他在美食探索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一路向前。
湖楚大地多山陵丘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带来美食的多样性,但味蕾的包容却能模糊地域美食的边界,找到舌尖上的共同记忆。不论是来自山林馈赠的雁鹅菌、张家界岩耳、葛根粑,还是水域赐予的荆州鱼糕、潜江油焖大虾;不论是饱含汉族美食智慧的洞口酸辣椒、醴陵焙肉,还是少数民族特色美食的城步苗族香辣椒、打油茶、米酒,不论是妻子生养之地的夹沙肉、九斗碗、钵钵鸡,还是朋友盛情款待的贵州春咬丝娃娃、水城烙锅、威宁荞酥,不同做法、不同味道的美食,看似关联不大,却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其串联起来,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友情。生命中值得一生珍重的那些人,因为与美食相关的共同经历、记忆和追求,凝结成无处不在、你我共有的美丽情愫。
如果说《荆楚绝味》《湘辣时光》《巴蜀滋味》《高原味道》四章记录着他的美丽乡愁与旧时记忆,那么《食光杂谈》则承载他的生活体味和美食之道。作为美食研究者,与普通食客追求味道、造型等美食之表不同的是,巴陵在追寻美食记忆的过程中,对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传奇故事、选材加工、烹饪精要逐一探究,娓娓道来,品出蕴于家常食物里的文化味道和生活真味。书中记录的都是当地常见的家常菜,没有精妙的烹饪技巧,无需特制的调料,只有就地取材和用心用情,便可成为一罐让游子回到故里,无论行李多么繁重,都要携带远行,去异地他乡弥补久远味道的酸辣椒;也可以成为一道“哪怕是辛劳一天,饿得偏偏倒倒,给他们来盘回锅肉加两斗碗白米干饭,人顿时神清气爽,元气恢复,又可以大声骂人和吆喝”的回锅肉。
于平淡菜肴、小吃特产中延展乡愁的触角,将美食里的喧嚣用文字汇集成记忆,流淌于书卷里的不仅有我们舌尖上的思乡情结,更有你我都在苦苦寻觅的旧“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