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92 作者:2021年01月01日
一座城市的桥梁,它是冷静的历史见证者,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沧海桑田繁华变迁。凤凰山巍峨蜿蜒,州河水静静流淌,州河是达州人民的母亲河,作为山水城市,曾经靠渡船过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桥”的出现,承载了达州这座城市新的希望与梦想。如今我市廊桥、州河大桥、红旗大桥、通川桥、野茅溪大桥、金南大桥、中坝大桥、罗江大桥等跨河大桥英武屹立,见证达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行走于桥上,感受着它们带来的便捷。
大桥飞架,天堑变通途。20年来,一座座造型独特的现代桥梁,正在成为重塑达州经济地理的新标志,勾勒出达州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版图。
因抗战需要,历史最悠久的通川桥伴随着修建汉渝公路而诞生,至今已走过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上世纪90年代被拆毁重建,而今他那挺拔的身姿仍承担着达城跨越赶超的重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出于战略需要,民国政府于1938年修建汉渝公路从重庆通向汉中。至达州,必须修建一座桥连通州河两岸。至此,通川桥应运而生。因其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所建,故又名“铁桥”。而通川桥也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战时卢沟桥”。负责造桥的徐芝田工程师于大桥两侧浇筑了357个小狮子,用以代表当时三亿五千七百万中国人抵抗日寇之决心。
而市民对于桥梁的建成更是深有感受。今年93岁的何义英在童年时,他每周都要随父母去看望家住河对岸的外公。“那时候过河先得等船,一条船要坐二三十个人。等人差不多装满后,船家便将竹竿从河中拔出来,慢悠悠地划向对岸。从等船、坐船再到上岸,一趟得花四五十分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通川桥已经不再适应达城的交通需要,原达县地区地委及行署决定拆掉老桥,重建新桥。老桥拆除后,随即在原址新建通川桥。1998年4月,桥面净宽2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总长334.65米的全新通川桥建成,州河两岸联系日益紧密。而今,州河桥梁环伺,通川桥早非达城唯一,但它无可替代的沧桑经历,还时不时地撩动着达城人的心弦。
在老达州人的记忆里,红旗大桥与通川桥一样,是老城区连通南外的枢纽。据悉,红旗大桥的大概的修建时间为1966年-1968年之间,竣工通车时间为1968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红旗大桥先后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维修改造。
很多市民还对2003年红旗大桥翻修的情景记忆犹新。市民杨先生感概地说道,“自己一直在南坝居住,红旗大桥可谓是看着自己长大的。2003年左右,桥面相当破旧,加上年久失修,整个桥看上去风雨飘摇。当时政府决定翻修红旗大桥,我们都非常激动,因为这座桥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翻修后的红旗大桥,将原有的人行道板,铺设白色广场砖;原有栏杆更换为镀锌钢管栏杆,混凝土表面粘贴花岗石,栏杆立柱更换为镀锌钢质材料,表面喷塑;在原路灯灯柱位置重新安装风帆灯12组,每两组路灯之间布置一组景观灯,在夜景下显得熠熠生辉。
凤凰之山路蜿蜒,塔沱龙爪欲擎天。州河大桥位于西外塔沱旁,在龙爪山下跨越州河。提到州河大桥,年轻市民认为现在的州河大桥,就是当初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其实不然。1985年,有关部门为减少市内的车流量,并为热电厂为纺织厂输送热气,需架设管道过河。因此决定在塔沱处修建一座依山斜拉桥,形成依山斜拉吊桥的桥形。当主梁即将合拢完工时候,却不幸出现坍塌。之后,经研究决定,此桥全部拆除,改变方案,在原址重建了现在的州河大桥。
金南大桥项目由金南大道西外段引道、金南大桥、金南大道南城段引桥三部分组成,线路总长约2050米,估算总投资约79800万元。其中,金南大桥长606米,宽31.5米,主桥最大跨度300米,双向六车道,是一座双塔双索面砼斜拉桥。2017年12月30日10时起,金南大桥通车运行。如今,市民出行从金南大桥互通西外、南城只需要10分钟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城区到南城“堵堵堵”的状况让市民苦不堪言,野茅溪大桥应运而生,野茅溪大桥北起达城裕溪街交叉口,向东上跨滨河东路后穿越州河,上跨南城同安路,止于与三里坪人文生态园K线道路交叉口。项目线路全长约875.37米,设计时速40公里,标准路幅宽度26米,双向4车道,为城市次干路。建设内容除道路、桥梁工程外,还包含道路雨、污水、路灯照明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工程,总投资约3.8亿元。2020年7月1日,野茅溪大桥飞架于碧波之上,优美的弧线划过州河两岸,正式开通试运行。
罗江大桥位于通川区罗江镇,东岸上跨柳家坝滨江大道连接柳家坝中部,西岸上跨210国道接环凤产业大道北上与罗江镇相通,是达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桥六路七大区”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通川区柳家坝城市新区关键性桥梁工程。大桥采用风帆式设计,桥梁设计总长380米(主跨260米),主塔高度达到109米,桥面宽34.5米,双向六车道,时速60公里。据悉,作为达州首座单塔单索面斜拉大型桥梁,罗江大桥被誉为达州最美风帆式单塔斜拉大桥。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柳家坝城市新区和罗江片区交通网络和市政设施功能,还将促进柳家坝城市新区的快速崛起,推动通川“一轴两翼七支点”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对达州城市整体联动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霓虹闪烁的廊桥,是达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售卖小商品的摊主,开着酒吧的门店,到了晚上,霓虹灯闪烁十分惹眼。以达州廊桥为中心的城市商业核心地域将借其新兴商圈的活力和1.2公里自然山水的倾城魅力,形成一道靓丽的旅游观光风景线。
被誉为达州“城市会客厅”的达州廊桥是从老城区南门河口直通州河南岸的一座步行廊桥,她的修建大大缩短了老城区与“龙郡·外滩”的距离。
达州廊桥总投资达5000万元,长172米,桥面宽24米,桥面标高292米,超过“9·3”洪水位近4米。除了步行、沟通州河两岸的功能外,达州廊桥还在桥上开发休闲商业区、景观区等,以增加项目的多元性和形成景观效应。
岁月荏苒,时过境迁。横跨州河的桥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达城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