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牙巴

版次:07    作者:2020年12月17日

方言与识字 庞雨,现供职于宣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过知非,喜欢读书,喜欢码字。作品散见于网络、纸媒。

两位农妇在院里说家长里短的悄悄话,忘了回家煮饭。下田的男人家,见家里房静灶冷,站到门口叫自家老婆:背时婆娘,就知道嚼牙巴,煮饭了。农妇相视一笑,吐吐舌头,急匆匆跑回家煮饭去了。有人户被人说家风不正之类的闲话,泼辣的主妇听到后会跳脚大骂:狗日嚼牙巴的,你把牙巴嚼烂,也当屁不弹。

陈翔鹤《喜筵》,“就这些吗?我早就比你先知道啦!叫娘怎样,就当真叫爸爸又怎样?谁也管不着!谁爱嚼牙巴就让他嚼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呃,听说你那个四妹子又不走啦?’‘放屁,哪个嚼牙巴知说的?’三姑娘脸色一沉。”

牙巴是四川方言词,一般将牙巴解释为“牙”或“牙齿”。蒋宗福的《四川方言词源》收有“牙巴骨”一词,释为“颌骨”;《汉典》也收有“牙巴骨”一词,释为“牙床骨”。综合两处对“牙巴骨”的解释,牙巴,似乎应该理解为牙床。

嚼牙巴,在四川方言里是说闲话的意思,与普通话语境里的“嚼舌头”意蕴相同。嚼,是反复咬,细细地咬。说闲话的人,不但要将可说不可说的话、道听途说的话、胡猜瞎测的话,甚至不该说的话说出来,而且还要反复地说,细细地说,想当然地阐释,无边无际地演绎,眉飞色舞地添油加醋,越说越走题,越说越离谱。说话自然要运动牙床,如果听不清话的内容,便只见说话者嘴唇一开一合,仿佛在用牙床反复咀嚼东西,将说闲话被称为嚼牙巴,是很有道理的。说话也要运动舌头,舌头运转不灵,话就说不清楚,所以把说闲话说成嚼舌头,也有道理。

嚼时,最使劲的是牙床,舌头只起辅助作用,如果要用嚼来描述说闲话这个动作,四川方言里的嚼牙巴,比普通话里的嚼舌头似乎要更合乎事理情理。吃饭不小心,舌头被轻咬一下都痛得直嘘气,若被反复地嚼,那还了得?牙巴就不同了,坚硬无比,细细地嚼来嚼去,只会把它磨得更光鲜闪亮,而不关痛痒。有些人在梦中嚼整晚的牙巴,天亮醒来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一个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