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影动

版次:08    作者:2020年11月27日

(剪纸 何晓玲)

与晚报结缘,是那则征集乡村教师心愿的启示撩拨起我的好奇心。

那时候我还在金石乡五星小学担任乡村教师,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为我的学生、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拍照留影,于是按照相关要求,我把我的“心愿”通过邮件发了过去。没想到,居然以那一幅在教师节书画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剪纸作品换得了一部索尼微单相机。而有了这部相机,我的心愿也就终于变成为了现实,也陪伴我度过了多少个放学后空寂的傍晚。

当时的五星小学并没有多少学生,教师也只有两位,并且其中一位是当地人,因此每天放学后整个校园里就只有“唯我孑影凄凄对空寂”的场景。有了微单相机,放学后就有了充实自己的方式。于是自那以后,我总会挂着相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用镜头记录下一幅幅乡村美景,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如:哥哥帮妹妹背书包上学放学、姐姐给妹妹一勺一勺喂饭、夕阳下小狗安静地趴在地上陪伴蹲在地坝里写作业的姐弟,还有那一只呆萌的鹅天天陪在老奶奶身边寸步不离,以及盲人阿姨仰望星空,我还为村里叔叔阿姨拍照片。

其实,照相在城市里对于大家来说都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和老年人来说,依然很稀奇。于是有了微单相机,我就成了当地父老乡亲们心中的摄影师。其间,还有邻村的奶奶带着孙女特地前来拍照,因为要寄照片给在外地打工的孩子父母,也有邀请登门拍家庭合影照片的。每当我将一张张照片送到他们手里时,看见他们眼眶那带着几分湿润的表情,我在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会非常感激达州晚报举办的那次圆我梦想的活动。后来,达州晚报还以《村小教师何晓玲 一位艺术达人的爱心守望》《80后达城妹子用相机给留守儿童拍大片》等为标题,刊登了我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回眸往事,在五星小学为乡亲们拍照的那几年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次抓拍一位正坐在夕阳下剥玉米的老奶奶。那是一个午后,我沿着学校后的山路往上走,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寻找可以入画的素材。当路过一户人家,一位年迈的奶奶正安静地坐在家门口,手里正在剥玉米。当余晖落在她那褪色的粗布衣服上,落在额上的皱纹里,落在花白的头发上,金光闪闪,安详而静怡,而地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围在她的周围。这种祥和的农家风情,画面真是美感十足,于是我连忙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奶奶见我对着她拍照,赶紧笑着捂住了脸,并提出了重新拍摄的要求。“我这个样子多难看啊,小姑娘等等我,我去换件衣服……”只见她话一说完,转身就进了屋。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老人家出来,于是我走进屋里,却看见她正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而老人家见我进来,回头对我笑着说:“老了老了牙也缺了,背也驼了,不好看了,年轻时的旗袍也穿不上了!”

虽然我早已离开了五星小学,那里的交通也改善了,生活环境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当我每每想起那些往事,在内心中都非常感谢达州晚报让我有机会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脸上的欢笑,记录下那里的山山水水,记录下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乡里乡亲,记录着从初春到寒冬上学放学路上温暖的故事。□何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