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0年08月21日
“本月监督检查要重点抽查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全面梳理2017年以来立项建设的扶贫工程项目……”8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渠县纪委监委8个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组一如往常召开月例会传达上级部署安排。
渠县顺利脱贫“摘帽”后,为继续深化拓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监督保障,这样的工作场景,在该县纪委监委已屡见不鲜。
为落实脱贫摘帽“四不摘”,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市纪委安排部署,紧盯扶贫政策落地、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责任落实和干部作风等重点,整合党风室、8个纪检监察室、16个派驻(出)纪检监察组和8个乡镇片区协作组构成“1+8+16+8”协同监督网络,并组建8个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组,常态化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护航脱贫攻坚。
近日,检查组在对县扶贫开发局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局在“三公开”中存在扶贫计划安排情况公示不规范的问题:该局在公示中参照以往的规则,却未按最新规则执行。
“这暴露出我们的部分干部在工作中没有认真钻研最新政策,导致与上级要求脱节。”渠县扶贫开发局项目股负责人胡林波说,通过问题反馈和跟踪督促,目前他们已落实问题整改,今后也将严格按照新实施办法的要求开展“三公开”工作。
同时,为促使扶贫领域监督工作取得实效,该县纪委监委每月初会根据当月重点工作,向各专项监督检查组发出具体监督任务清单,列出监督对象、监督检查内容要点和工作要求,建立工作台账,挂单推进,定期调度。
“本月在对扶贫领域作风监督时,可以先让被监督检查单位列出近几年的年度三公经费开支,进行一个纵向对比,寻找问题。”在8月的月例会上,县纪委常委田军提出建议。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类似的监督经验交流已变成常态。据了解,检查组每月初会召开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上级部署安排,交流监督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和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并且,也会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整治消极应付、效率低下、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据统计,今年以来,渠县先后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2轮次,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5件3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15人。
“摘帽不摘监管。”渠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该县把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加强对脱贫摘帽不摘责任的再监督、再检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孙弋童 本报记者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