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0年08月21日
“老乡,今年水稻收成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今年夏季,大竹县各地与往年相比降雨量激增,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近日,天刚放晴,大竹县纪委监委干部张奎就来到永胜镇茨竹村,与村民拉起了家常。
为保障全县夏粮增产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竹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市纪委监委安排部署,整合监督力量,组成督导组,下沉基层一线,督促财政、交通、住建、卫健、就业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
纪检监察干部变身“服务员”,从群众口中找“病症”,在职能部门寻“良方”……纪检监察干部敲门入户、田间走访,采取随机暗访的形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对贫困户信息及帮扶措施进行再核实,对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及贫困村“5+2”和非贫困村“3+2”帮扶力量工作作风进行再督导,并重点对群众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再收集、再整理、再解决。
针对此次督导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认真梳理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并及时反馈相关乡镇和单位。同时,县纪委监委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结合个人特点,明确1名纪检监察干部挂包一个突出问题,点对点跟踪督导,确保问题解决不走样、不变形。
截至目前,大竹县纪委监委共收集群众问题诉求32条,其中点上问题27条,面上问题5条,已立行立改26条,6条问题正积极协调解决。已解决的问题,通过电话反馈群众满意率达100%。
同时,为了让监督更有针对性,发现问题更精准,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脱贫攻坚办、民政、人社、自然资源等部门,收集脱贫攻坚相关最新政策、数据资料,对参与相关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能沉得下去,发现得了问题,能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
“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好脱贫攻坚的服务员,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我们的监督才会有形更有效。”大竹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道。
□黄燕媛 本报记者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