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0年08月21日
本报讯 近日,达川区景市镇高板桥村4社村民唐方俊种下的辣椒逐渐成熟。通过村里刚刚整治完工的村道公路,采购商的车直接开到了他家门口。不出村就能把农产品卖掉,这曾是唐方俊难以想象的场景……
近年来,高板桥村大力发展产业,种植了300亩金银花、200亩核桃、400亩乌梅等经济作物。村民要想把产品运送出村,必须要通过连接省道305线和202线的6社村道公路。但这条村道的路况非常差,根本无法满足高板桥村日益增加的运输需求。
“过去高板桥村的村道公路标准低,加之车辆碾压,公路破损十分严重,导致群众出行不便,意见非常大。”景市镇镇长王玉海说。
为此,今年7月中旬,高板桥村村道公路整治正式开工,共治理破损道路440米,目前已经完工。“‘村道公路破损影响通行问题’是2020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达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治村道公路,可有效改善中心城区村道公路通行条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村民们出行、运输物资及经销商进村收购农产品等都将更加方便、快捷。
“我种了5亩辣椒和3亩花椒,以前村里的道路破损严重,没有商家愿意上门收购,只能靠自己背出去卖,来不及采摘的只能烂在地里。现在路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我们不仅省事了,而且收入还增加了2000元。”谈及道路带来的变化,唐方俊连连点赞。
“以前我家门口就是一段烂路,晴天过路一身灰,雨天就踩水凼凼。”高板桥村6社村民柏载刚同样对道路整治赞不绝口,“现在路面平坦干净,大家出门心情好多了。”
据了解,2020年,我市将完成中心城区破损村道公路整治84.8公里,其中,通川区25.1公里,达川区52.3公里,高新区7.4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中心城区破损村道公路整治52.7公里,完成率达62%。其中,通川区已全面完工,完成率达100%;达川区已完成20.5公里,完成率达39%;高新区已完成7.1公里,完成率达95%。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整治进度,确保在11月底全面完工。同时,还将把村道公路的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每个建制村配备一名专(兼)职路政管理人员,对村道用地范围内挖沟、挖土、采石、搭建棚屋、埋设管线等违反村道公路管理规定、规章的行为,及时制止。”达州市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唐小军说。
(本报记者 刘姣 见习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