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0年07月03日
本报讯 7月2日,记者从达州市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会上获悉,即日起至12月20日,将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为期6个月的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此次整治内容主要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泛耗材”等问题,将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别,分类确定整治重点。突出重点单位、重点科室,紧盯重点人群、关键岗位。重点整治私自采购、开单提成、过度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滥用、冒用、虚记、错记等不合理使用耗材行为和过度使用、定向使用、无指征使用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多部门联合,深挖细查,严厉打击带金销售、违规招投标、欺诈骗保等突出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市卫健委开展“达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作风问题大排查、大清理活动”、“过度治疗、检查及药品费用高”、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专项整治行动。同时,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分级诊疗,加强预约诊疗,优化诊疗流程,缩短待诊时间;不断强化医疗三监管平台信息运用,大力推行大数据管理、处方点评、检验结果互认等制度。2019年,患者满意度为94.03%,排名全省第二;员工满意度为82.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以往的整治不同,此次整治突出重点,明确指出了部分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和重点药品,并以此为突破口,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发生的药企违规售药、配合医生直接售药、医生要求患者在指定药房购药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医务人员以利益为导向定向选用、无指征选用、过度使用药品等行为,对药品回扣、开单提成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精确整治。
整治期间,发现医务人员不合理使用耗材、药品的行为,视情况对其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处方权乃至行医资格进行限制;对医疗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在医院评审评价、绩效考核、机构校验等方面进行一定处理;对暴露出来的药品、耗材生产、代理、销售企业要建立负面清单,向社会公告并限制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线索,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公安部门;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对一些重大案件,将由市上进行挂牌督办。
■相关报道详见07版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