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更简单快乐

版次:07    作者:2020年05月15日

暮春初夏最是气候宜人。清晨上山,薄衫单衣微微凉,运动起来就暖烘烘,感到冷便运动积极些,让骨骼肌多产热量;觉得热便慢下来,吹吹山风凉爽凉爽。此季,既无冬日的臃肿笨拙,也无夏日的汗流浃背,甚是惬意舒适。

周末约朋友夫妇上山,两男人同行,两女人结伴,中年以后,夫妻间的对话,还没朋友间的内容丰富。所有的山盟海誓、情意绵绵,都随着婚姻被时间锁定,开始漫不经心起来,而女人总有摆不完的龙门阵。

我们被一阵歌声吸引,循声过去,环山公路下一方平地,一个带鸭舌帽的中年男子,坐在石凳上弹着吉他唱歌。男子架势拉得大,麦克风横在乐谱架上,连着一个大音箱,旁若无人自我陶醉着。这是一块公共区域,晨练的人最喜欢抢占,他独自带着这一众家伙,占据此要地自弹自唱,除了勇气还很需要些力气。

下山赴朋友宴席,座中有陌生人。中年人拉近距离往往从健康说起,轻易闲聊到清晨登山见闻。陌生女子听我对山中那位歌者的描述,迟疑问:多大年龄?好像是我朋友。她丈夫在旁插话:啥子好像,肯定是,这样特立独行的人除了他还有哪个。女士把微信翻出来,一看照片果然是。

所有人感叹世界好小,转来转去都有熟人。想到“隔墙有耳”这个成语,心惊:背后议论人可真得小心,千万不要语言刻薄,指不定就有话题中人物关系亲近的朋友,不赞成你的观点,心下里反感,白白把自己演绎成爱嚼舌根的大妈。

一对平均年龄将近90岁的夫妇,来往医院,从来相互搀扶牵拉,尽量不让子女陪伴,待人极为和气礼貌,很受大家尊重。一天看见他俩欲过马路,走到路边时绿灯显示还剩12秒,他们预计蹒跚的步履,走不过宽敞的路面,站定等下一轮绿灯。当时感动于两个老人克己自律,随手拍下他们等绿灯的背影,配上文字说明发在朋友圈,然后有朋友留言:老大爷是某单位退休职工。不但隔墙有耳,原来隔屏还有眼呢。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际关系无限扩大,相互联系浅而复杂,更容易出现交集重叠。

收到一条京东信息,提示有一张文轩购书优惠券,满300省201,这个优惠力度实在大,马上点击进入,货真价实的文轩旗舰店。占了便宜意犹未尽,赶紧让老公也去享受优惠。男人掏出手机,一番搜索,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活动。奇了怪,难道每个人在京东得到的信息不一致吗?

只要涉及电脑、手机、网络等问题,咱家的权威发言人是儿子。对于这个现象,儿子解释:爸爸经常在京东购物,而妈妈习惯实体店购物,偶尔上网购物,网站就会推送优惠,让人感受到网络购物的优越,以后慢慢习惯产生依赖,就发展为固定用户。并问我:听说过大数据“杀熟”没?这就是。

第二天到科室说起这事,年轻人的解释又不同,他说是因为网络有强大的分析功能,从你平时购买的物品种类不同,分析出你的喜好购买能力,针对性给你推荐产品,所以发生上述现象。

虽然两种解释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大数据之下无隐私。默默无闻平凡小老百姓,居然被网络惦记,分析出我既喜欢买书,又喜欢捡小便宜,还喜欢文轩,量体裁衣适时给我推送广告,让买卖进行得欢天喜地。

细思有些惶恐。隔墙有耳,是现实社会中个人活动,信息被他人探及,这种情况发生几率不大;隔屏有眼,是网络世界个人活动时信息泄露,这时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而大数据,则是无数网络单元,对你的行为追踪分析,看的什么文章、浏览什么网站、发表什么言论、购买什么东西,都留有痕迹,据说在网络中根本没有隐私可言。

于是,有些担心是否言论不当、行为逾矩,被网络出卖。转念一想,有网络真好,没有隐私就让坏人无处遁形。比如那位在车祸现场一笑出名的官员,隔屏有眼被手腕上的名表出卖,继而被扒拉出还有名眼镜,最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

所以,相对好人,坏人更怕网络;相对平凡人,名人更怕大数据。我是一个平凡的好人,怕甚网络大数据?歌中唱:我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平凡自有平凡的好处,那就是,如果都生活在没有隐私的光明之下,平凡更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