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诗词“亮字”浅赏

版次:08    作者:2020年04月24日

□余文轩(79岁)

诗人写诗,讲究两“炼”:一炼意,二炼字。炼意题大,小文不拟触碰,只对炼字,聊发谬言。唐人卢延让在《苦吟》诗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斯人炼字之较真儿。我在这里把一些诗中用得好的字称为“亮字”,是因为它能额外给诗增添一些亮色。如宋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中的“绿”字,不仅当时的人读了叫绝,九百多年来,哪个诗歌爱好者不对其称道呢?近读何智女士诗集《厚吾斋习诗录》,发现其中不少诗章里有这种亮字,值得玩味,值得学习,现略举一二,算是抛砖引玉,并请诸君对误谬之处提出批评。

“幽径点苍苔,寒兰蘸露开。扉移铃影动,知是故人来。”(《五绝·山居》)中的“蘸”字,将静化动,让人仿佛看见:神池盛露,兰仙伸指池中一蘸,得一明珠缀于指尖,晶莹欲滴。若把蘸改为“带”“著”等字,就动不起来,便无亮可言了。

“无力向林桠,倦窗听雨嗟。堪怜畦上韭,尽著白头花。”(《五绝·小愈归园》)中的“著”字亮。试试:将“著”字改为“带”“开”或其他字,诗味将丢失多少?

“檐头小雀喧,邻壁争持久。沸水漾青叶,徐徐抿一口。”(《五绝·阳台小坐》)中的“漾”“抿”都亮。诗人在其他诗章中也用到了“漾”,可唯有此“漾”令读者心中之某物也跟着漾起来了。在这里“漾”字把被沸水冲散后的嫩叶在杯中漫游之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晰可见。若把“漾”字改为“泡”“冲”或其他字,则诗味尽失。而一个“抿”字,把作者品茶的神态描得何等细腻!若改为“喝”“整”等,既不能和“徐徐”相谐,更无亮色可言了。

“汝自笼中锁,我犹车内囚。举头俱局促,无语两凝目。”(《五绝·堵车长街见前车笼中有虎》)中的“锁”“囚”皆亮。“锁”字把笼中虎失去自由的痛苦锁定,而“囚”字则把作者堵车堵心之苦闷述尽,犹言:可怜的虎啊,我此时此刻的境遇和你何其相似乃尔!

“忧心揪一线,及其履犹偏。吾命非为贵,懒抛闲道边。”(《五绝·公交惊魂》)中的“懒”字别有意味地对惊魂公交幽了一默:小命虽不值钱,但是,你要我丢,我不是舍不得丢,而是懒得丢!

“忽忆雨余新笋发,长梯遥绕过林桠。纷纷雪落惊回首,小雀荡枝啄李花。”(《七绝·午间有记》)中的“荡”字很亮。它把小雀的悠然自得状表现得何等鲜明!好像小雀在有意把轻枝当秋千荡着玩,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