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2020年04月09日
王维舟纪念馆
民国九年(1920)七月,张作霖以阎相文取代陈树藩出任陕西省督军。陈自恃有十余万军队,足以同曹锟、吴佩孚抗衡。陈战败后,经镇巴县退至万源县大竹河投奔保定同学林光斗,改称西北自治军总司令。次年,陈借助川军反攻回陕,结果再败,又率残部五千余人至宣汉县,改称西北自治后援军。嗣后,陈派张自中至重庆与刘湘接冾,联络保定系邓锡侯、田颂尧、刘季昭。三月某晚,江防军独立第三旅官兵哗变,旅长林光斗被杀,张自中与内弟洪君器逃出住处,循着城墙潜入范众渠家。几日后,张、洪二人化装成伤兵,混迹人群遛出宣汉县城,经万源回陕。
民国十三年(1924)五月六日,北洋政府委任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察使,辖达县、宣汉、万源、城口四县。十七年二月六日,杨森部师长范绍增接纳北洋军阀吴佩孚入驻大竹县。八月,吴离大竹至达县,刘存厚先后安排吴佩孚在达县檀木场、达城龙王庙、河市坝、宣汉县八庙场等地暂住。二十年五月二十二日,吴离达时,刘赠白银二万两。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军三十军进驻达城天主堂。二十一日凌晨,刘存厚从城南门过浮桥向梁平逃窜。行至麻柳场,刘将残部交与弟刘邦俊,只身逃往成都。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初,北洋军阀头目吴佩孚在河南南阳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后,携妻室儿女,率残部奔新野,走鄂省,十三日至夔门,后入万县。十七年一月,移驻大竹县。正月十五夜,在县城东街芝兰堂举行“大竹军事会议”。事后,悬挂五色“帅”字旗,门前挂出“孚威上将军行辕”及“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牌子。三月七日,四川各军阀派人送钱、送礼贺其五十四岁生日。七月十二日,自达县赵家场进驻檀木场陈家大院。其间,吴游历真佛山。十七年冬天,刘存厚迎吴佩孚一行进驻河市坝大兴寺,在达县城龙王庙设行辕。十八年(1929)三月十二日,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及各路诸侯派代表到河市坝送礼金、礼品、寿幛、寿联贺吴寿辰。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吴以“兴国军”总司令的名义率队离达,东下湖北。行至达县与梁平界处凉风垭路口,被刘湘部阻挡去路,只好率部回麻柳场,转驻宣汉县下八场。二十年春,蒋介石致电邀吴南京会晤,吴欣然应召。五月二十二日,吴率部至达,刘存厚盛宴款待,并赠银两万元。翌日,吴佩孚乘船离达,顺州河下三汇、广安,取陆路去成都。八月出川,蛰居北京。
民国十五年(1926),中国共产党重庆军委委员刘伯承任四川各路军总指挥。十二月十八日,国民革命军富顺起义失败后,刘伯承率一、二、三路军和学生军二千余人至开江县休整。其部在开江县回龙、天师、长田、甘棠、永兴、太和等地开展农运、学运、妇运、兵运活动,宣传新三民主义。次年四月,建立县农民协会、妇女会、学生会。九月,刘伯承率部离开江县移师湖北。
民国十六年(1927)秋,王维舟自武汉潜回达县,秘密建立川东游击队。十八年五月十二日,李家俊、唐伯壮、雷玉书在万源县固军坝组织武装,成立川东游击军。十九年一月下旬,改游击军为“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五月二十八日,王维舟任中共川东军事委员会书记兼川东游击军总指挥。二十一年(1932)十二月十八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陕西越巴山入通江县两可口。王维舟率部截住从万源逃至宣汉县南坝的刘存厚八
个团,与增援的红四方面军前后夹击刘部,歼灭八个团。游击军和红军会师。十一月二日,川东游击军于宣汉县城西门外操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委员。
民国二十年(1931)九月,东北“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民国达县政府在北门大操场召开民众大会,声讨日寇罪行;十月九日,宣汉县城各行停业,举行反日示威游行,家家门前悬挂“誓死反日”白旗;开江县40余人组成“抗日赴黑援马(马占三)义勇军”奔赴前线。二十一年一月十日,笫二批“抗日援马义勇军”十六人启程赴黑龙江前线。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全面抗战爆发。各县举行抗议游行,成立抗敌后援会(乡镇成立分会),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知识界和中小学师生纷纷行动,组织宣传团体。境内先后成立了“大众话剧社”“救亡宣传团”“七七剧社”“青年先锋抗日救亡宣传队”等数十个宣传团体,各县均成立抗日宣传社团。《达州市志》载:“八年抗战,境内征集义勇壮丁17.34万人,他们驰骋大江南北10余省区和印度、缅甸等地,先后参加淞沪、太原、深圳、武汉、长沙、襄樊、南昌等战役和远征军,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装备极为落后的情况下浴血奋战,有的捐躯异国他乡。据1947年民国政府编纂的《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名录》所载,境内有王家让、郑少愚等3942名将士为国捐躯”。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十五日,“日寇投降消息传入区内,民众一片欢腾,举行火炬游行,燃放鞭炮,部分寺庙鸣钟击鼓,同庆胜利。是年12月,万源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举行盛大集会,悼念万源籍抗日阵亡将士。其后,每县均建类似建筑物及举行公祭活动”(《达州市志》)。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上旬,刘湘任邓锡侯为第一路总指挥,率十八个团从广元、昭化向木门及南江方向进攻;田顺尧任第二路总指挥,率二十四个团从阆中、苍溪向巴中等地推进;李家钲任第三路总指挥,率十五个团从顺庆向巴中曾口场进攻;杨森任第四路总指挥,率十二个团从蓬安向北山场及通江县推进;王陵基任第五路总指挥,率二十四个团从开江、渠县、大竹等地向宣汉、达县进攻;刘邦俊任第六路总指挥,率十二个团从城口、镇巴、开县等地向万源进攻。另有空军两队,十八架飞机,从西北广元,东迄城口千里弧形线上,向万源进攻。二十三年(1934)四月底,刘湘分“六路围攻”川陕苏区,相继三期总攻,死亡三万五千余人。六月二十二日,刘从云以川陕苏区东线为重点,集中五十余个团向万源城南、通江县城北一线阵地猛攻。七月中旬,刘湘以万源为主攻方向,分三路兵力进攻。八月中旬,红军东线全面反击,刘部败退,歼灭刘部二万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二月一日,国民政府移驻重庆。次年,四川省主席刘湘死后,王赞绪接任主席,国民政权涌进四川。为备战,沟通重庆至大西北交通,政府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秉承重庆行辕之命修筑汉渝公路。同年夏,组织两个踏勘队对汉渝公路全线踏勘。二十八年初,测量后分段施工。三十年(1941),通川桥竣工。三十七年,为内战需要,国民政府又修建万源至陕西境二十余公里路段。三十八年七月,汉渝公路全线修通。
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至六月,各县抽调人员参加四川省训练团干部训练班受训,为推行新县制做好准备。结业后,分配到各乡镇公所任乡镇长或主任职务。推行新县制,调整县以下基层政权组织,培训基层自治人员,建立基层民意机构。新县制主要内容以“管、教、养、卫合一”“政、教合一”“三位一体合一”(乡长兼中心小学校长及壮丁队长,保长兼保壮丁队长人员,建立基层民意机构及保校校长)为中心,集党政大权于乡镇公所。“用基层政权直接控制教育,用教育加强基层政权,以对抗和防范农民革命”。在实施中“政、教合一”诸多碍难,乡、保长于三十一年自行卸去校长职务。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1月30日,重庆解放,解放军直逼大竹、渠县等地。12月10日下午,唐山一支队42军军长苏克之率124师从开县进军开江县。12日,大竹县成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国民政府挺进军总司令范绍增率部在渠县三汇倒戈起义。15日,124师进驻达县城(今通川区老城),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主持达县行政日常事务。17日,124师372团一营进驻宣汉县城,实行军管。29日,解放军军事代表团团长孙宝山率一营兵力,由陕西省镇巴县进驻万源县。
□高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