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0年04月03日
□任墨藻
苍山洱海,风吹不去。
在遥远的彩云之南,那山那海,那青草花香,让每一位心怀风花雪月的人生倦客,心生向往。
2020年3月26日,完成了自我隔离的我,从雨雪霏霏的塞外承德出发,历时13小时到达云南大理,以一份淡泊行走,濯去心尘……
从一段不算愉快的经历开始,早上5:30分,天还没亮,承德小雨,微凉。约好的出租车司机准时在楼下接我去首都机场。说是出租车,其实都是没有执照没有平台的,专门跑承德、北京来回的“黑车”,承德是山城,交通不是很便利,为了图方便,有时会选择这种方式出行。本来说好的三人走,却只有我一人。司机坐地起价,三个人是200一位,他要我400,不然就走不了了。我耽误不了航班,只能硬着头皮同意。行驶到滦平县一带,高速上大雪纷飞,春天的大雪来的猝不及防,正若柳絮因风起。我心生一计,装作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出言轻浮张扬,一路打造人设。我家住在公安小区,司机来楼下接我他是知道的。下车前司机向我收钱,我说我爸是公安局的,他觉得你要的太贵了,问你能不能给个面子?我看出来他害怕了,内心也激烈斗争了一会,但还是决定收我400元,再而三让我向父亲解释,并信誓旦旦许诺说下次不收钱。下次我是不敢坐了。
大约八点半到达首都机场T2航站楼,取票、安检,10:15分登机坐定,路上无话、听音乐、补觉。下午两点半,到达昆明长水机场。第一次踏入云南大地,吹面不寒杨柳风,晴空万里,春意盎然,“七彩云南欢迎您”迎面映入眼帘,让我感受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
春城未停留,直奔高铁站前往大理。很多人穿着短袖短裤,我始终没脱下我的棉坎肩,竟未觉热。
火车上,临窗而坐,一路山清水秀、良田美池、祥云缭绕、风光无限,恍若世外桃源。抵达大理,已是下午六点半,天空依然艳阳高照。
回想这一路旅程,从“塞北的雪”抵达“彩云之南”,阅尽人间千山万水。每段路的风景不同,心情也就不同。只要我们心怀远方,把每一段过往,都可以写成自己的诗章。
想更多感受一下大理,一路迎着太阳走到酒店。路不宽,楼不高,风很大,大约受日照和风的眷顾,当地人看起来比较黑,黑得健康,普通话都说得很好,也很热情。晚七点,到达预定酒店,放下东西出去吃饭。看到街面上好多小饭店叫饵丝,一看定是特色,于是进门尝上一碗。类似于面条,口感比面条硬一些,调料很好吃,咸香可口,辣椒可调,味觉悠长。
我带了短袖过来,但是第二天还是穿着棉坎肩出的门,早上八点半,气温9度。一个人闲逛,步行去洱海公园,没有报旅行团。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天气依旧晴朗,风依然大。跟着导航走了大约3公里,到达洱海公园东门。公园在半山腰的位置,俯瞰下关区一角,下关区即是大理主城区。无多高楼大厦,但是房屋排列整整齐齐,看起来像是文明又小康的村庄。沿着公园路上山,路过猴子园,在一个安静缓慢的角落里,有一只在树上睡觉的小浣熊。
山上远眺,苍山洱海尽收眼底,苍山顶有积雪,临海而起,洱海虽是内陆海,却也一望无际,和天空一样的蓝。走了很久终于找到去海边的路,没有沙滩,洱海边大多是比较大的石头,有台阶可以走到石头上。海边有栈道,栈道有木椅,有人沿栈道跑步,有人坐木椅拍照,游客零零散散。
这确是一个适合一个人独自发呆的地方。望着眼前这一片洱海,思绪回到了渤海湾。“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我也曾是秦皇岛“打渔人”,如今,那片汪洋再也不见。安妮宝贝在她的《蔷薇岛屿》中写到: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办自己的学校,做音乐教育,是我上学时的心愿。2018年6月,我在秦皇岛走出了这实质性的一步。我有了自己的学校,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做了自己的法人。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全身心投入想做好自己热爱的事业,实现儿时的梦想。然而,有人说,梦想总是逃不过现实,我也没能例外。我的梦想最终没能挡住种种原因和来势汹汹的疫情,曾经的梦想也落下帷幕,成了岁月的剪影。
在洱海边,一直坐到晚上七点,看太阳沿着苍山的边缘,缓缓沉落。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年,其实,我一直在路上。在路上,感受着每一寸的风景,从京华烟云到历历晴川,从无垠草原到苍茫大海,从年少轻狂到眼含沧桑。我们在慢慢长大,慢慢坚强。
“梦想逃不过现实”,对这句话,我一直是有异议的。我认为,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发生了变化而已。经过岁月的淬炼,成年人的梦想也许是更“科学”更接地气吧,所以大多数人把它叫做“现实”。我想,我眼下的“远方”,来自生我养我的父母,我希望能够离他们近一些,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子。发挥自己所长,做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足矣。
心有未来,则无惧远方。我相信,这一路,总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