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0年01月03日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来自全国19个省的廉政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齐聚大竹县,参加第四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论坛期间还形成了第四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倡议。我们围绕“健全党和国家基层监督体系”主题,分析了当前基层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分享了基层监督体系的建设成果与经验启示,形成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基层监督体系,建设“清廉中国”的共同愿景,形成第四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倡议。
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廉政智库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全国廉政研究工作,促进“清廉中国”建设。廉政研究必须扎根基层实践,从实践土壤中汲取养分,基层廉政治理实践也需要理论指导,应深化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结合,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提高智库成果质量和咨政能力。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并发展好论坛成果,逐步提升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的品牌效应。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贴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推动国家基层治理上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积极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思想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广泛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上升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根基在基层,基层监督体系的健全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健康,必须抓基层、强基础,鼓励支持地方探索实践,解决基层监督力量零星分散的缺陷,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必须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探索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有效方案,压减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实现资源、信息、手段和成果共享,推进构建立体化的政治监督格局。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使各项监督制度形成合力、相得益彰。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监督创新,为基层纪委监委监督执纪提供更多可供查询的资料库和数据库,消除信息共享上的弊端。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第四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的举行一定会助推廉政研究踏上新征程,让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利用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对话、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深化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协作配合,不断增进感情,交流经验,共迎挑战,携手共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
【论坛声音】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健全和完善基层监督治理体系,将监督向基层延伸,向基层压实,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据悉,本届论坛紧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主题,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掀起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毫无保留地分享基层监督治理的“绝招”和倡廉“真经”,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大竹廉政调研基地品牌效应,同时也为推动完善基层监督治理体系做出了较大贡献。对于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也出现了不少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反腐败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态势,但是我觉得任务还是很繁重的,而且越到基层面临的困难越多、情况越复杂,而且每个基层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基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达州市政协副主席、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我们将积极运用好、转化好论坛成果,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和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为达州实现两个定位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县委常委杨面焕:它让我们提高了视野,我们工作中的困惑通过论坛得到了解决,我们工作中的经验通过论坛得到了推广,现在思路更明朗、办法更多了、措施也更有力和更有针对性。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常委许元敬:这次参加论坛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开展同级监督,还有达州市“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的评选和落实,它贴近了群众的需求和最迫切的想法,解决了群众身边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大竹县石河镇纪委书记李小旭:这次论坛,我们能够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丰富我们自身的理论知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理论方向,更好的开展工作。
□本报记者 张海涵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