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19年12月20日
差旅费报销存在先出差后审批现象。”
“报账审批程序有待完善,个别支出白条入账。”
……
“请你单位通过抓好预算控制、严格支出执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信息公开等措施切实做好‘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工作……”
……
日前,宣汉县纪委监委针对部分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向该县龙泉土家族乡等6个单位发出了今年首批《纪律检查建议书》,一针见血地指出各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和时限。
找准症结直指病灶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挖现象背后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病灶”,剖析反映出理想信念缺失、监督缺失、制度漏洞等方面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限定整改时限,明晰责任人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全面进行整改落实。此次共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6份,提出整改问题35个。
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为避免《纪律检查建议书》一发了之、整改打折扣的问题,宣汉县纪委监委按照“谁承办、谁督办”的原则,坚持全程跟进督办,实行留痕管理。整改完成后,不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对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建议的,依规依纪进行问责或追究相应责任,确保建议“掷地有声”。
标本兼治药到病除 围绕问题多发易发并带有长期性、普遍性,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在强化问题整改的同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保护干部。同时注重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将纪律检查建议书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机结合,及时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纠错防偏,促进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坚守纪律底线、禁闯纪律红线。
“《纪律检查建议书》是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抓手,是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要举措,也是‘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宣汉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针对存在的问题,宣汉县纪委监委对6个单位的行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和财会负责人等18人开展了警示约谈并督促各单位进一步规范 “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严控经费开支,推进建立和完善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何映辉 本报记者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