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渠县三汇 重石村蒲氏宗祠

版次:08    作者:2019年12月12日

戏 楼

祠堂前的桅杆、石狮

宗祠,也称祠堂,是汉族人供奉祖宗或先贤的殿堂,也是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行使族权、族规,开展宗族教育的场所。萌芽于商周,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祠堂一姓一祠,建筑考究,结构宏伟,工艺精湛,集雕刻、绘画、书法、文学艺术于一体,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久远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孝道文化、地方民俗文化,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近日,社区记者前往渠县三汇镇重石村参观了蒲氏宗祠,深深地被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所震撼。

蒲氏宗祠曾经的辉煌

蒲氏宗祠位于三汇镇重石村2组原重石村小学内,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正殿、帝师堂、文昌殿、戏楼、厢房、石狮、石象、石桅杆等组成。

据66岁的蒲氏宗祠守护人蒲寿林介绍,渠县蒲氏始祖蒲择之,系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历官礼部尚书。宋宝佑五年(1257年)任四川制置吏兼知重庆府。蒙军南下犯蜀,蒲择之与练史胡载云移渠城于礼义山(今土溪洪溪村境内)抗击蒙军。蒲择之转地抗击蒙军后,其子蒲涛、蒲潜留渠县,就在礼义山渠江北岸定居。蒲氏族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兴建蒲氏宗祠,后遭焚毁。道光元年至咸丰元年(1821-1851),蒲氏族人又筹资在重石子坎下的风水宝地重石坪修建宗祠。宗祠后面有一横卧“巨龙”,名曰“重石山”。龙背上有高20米、围长15米、酷似龙头虎腰的双叠重石矗立,威武雄壮,名曰“龙石”,俗称“重石子”,重石村由此得名。

蒲氏宗祠有四殿(正殿、文昌殿、帝师堂、戏楼)、四坝(内坝三个、外坝一个)。正殿约300平方米,是供奉蒲氏祖宗牌位和祭祀用的大堂。帝师堂面积约200平方米,大堂正中悬挂着宽2米、长4米的木匾,匾中用金粉书写“帝师堂”三个大字,殿前有一联曰:作帝之师,我祖虞廷作典范,为王之佐,吴家宋代著奇勋。

蒲寿林说,在全国姓氏宗祠中,唯三汇镇蒲氏宗祠有“帝师堂”之殿。《资治通鉴》记载:“蒲依之乃舜时贤人,十八岁为虞舜之师,舜以天下让,不受而去、不知所终。”故蒲氏宗祠内建有“帝师堂”。按封建礼仪,进入帝师堂,不但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即使是皇帝也要下跪叩拜。

各殿两侧有厢房六间,大殿外有内坝三个。戏楼正大门外坝(桅杆坝)600平方米,有石桅杆、石狮各一对。据《汇西乡志》记载:民国十五年(1926年),由族人蒲孟仁、蒲兰州等倡导、筹资维修蒲氏宗祠。在山门外塑石狮一对,建石桅杆一对。

蒲氏宗祠共有石狮3对,石像1对。

石桅杆总高20米、直径1米,上细下粗,中有双斗,分节嵌接。石斗四角,每角有蝙蝠斜撑,上饰花纹。下有墩座,直径2米,样式八角。据传,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初一午时立桅,当时雷雨交加,平地起水尺余,观者2000余人。

据有关资料介绍,桅杆兴起于宋末元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功名的象征。古时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都被视为全族的荣耀,中了科举的人才可在本族的祠堂、本人屋前、墓前竖立一对桅杆,既是荣誉庄严和威武的一种标志,又激励后人读书进仕,成才立业。在科举时代,竖立桅杆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重石村蒲氏宗祠石桅杆出类拔萃,规格最高,四川第一,全国少有。一是因蒲氏始祖出自于帝王之家,功德无量。二是出了宰相蒲发,翰林蒲国珍、蒲钟元。出了状元蒲国宝、蒲信、蒲仕安。三因历代皇室出了名臣蒲择之、蒲宗孟等一品官员21人,二品至四品官员数十人。四因出了才高八斗的进士达125人。

蒲氏宗祠建造也十分考究,木质穿斗结构,青瓦屋面,封檐座脊,檐牙高啄,气势恢宏。殿内廊腰缦廻,楼阁相连,石碑林立。殿顶饰以龙凤仙鹤,龙麟奔腾,金蟾映月,二龙戏宝珠,双凤朝艳阳,仙鹤伴祥云,鲤鱼跃龙门。挑梁、窗棂、磉礅精雕细刻,精美绝伦。精湛的雕刻技艺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美丽的传说

重石村蒲氏宗祠文化底蕴厚重。

相传蒲氏宗祠所处的重石村的“重石”是重庆的风水,重石起火,重庆必遭火焚。祠堂背靠石龙山,一雄壮威武的“龙石”,就是蒲氏始祖——舜骑在龙背上,保驾蒲氏后裔兴旺发达。宗祠前面有一条小河,名曰礅子河,乃为玉带。河的正中有一田形水塘,经年水满,乃为印盒。玉带、印盒乃文武百官之象征,永世发达之吉兆。宗祠正前方的礼义山,是渠县蒲氏始祖蒲择之抗击蒙军的根据地,与古宕渠城相邻,昭示着先祖英灵永照后代。宗祠左侧的箩筐岩,左岩头是青龙嘴,右岩头系狮子头。青龙、雄狮抬望于蒲氏宗祠,曰“二龙捧圣”(“圣”指蒲氏宗祠)。宗祠正殿左侧有一水田,名曰“才子田”,每逢吉日,半夜子时就盛开莲花,实为神龙宝地,故族人建祠于此。

蒲氏宗祠石桅杆与石狮,同时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石料要求又坚又韧又细,经得起千年日晒夜露,雷电袭击。石狮选材,传说玄妙。时族人蒲泽洪,带领石工巧匠翻山越岭,探宝选石,月余无果,夜深人静,忽得一梦:近有石龙山,何往远处寻,午时三炷香,山开显神灵。寻石人茅塞顿开,这不就是先祖舜帝的旨意么!当即于黄道吉时,族人石工齐集于宗祠后面500米处的龙山石串子地焚香烧纸,三拜三叩之际,一对高约3米,身围2米的威武雌雄两石狮屹立两旁。

古建筑的保护人

重石村的蒲氏宗祠能得以完整保留下来,不得不提到两位有功之臣。

1956年,当地利用蒲氏宗祠举办村小学,于是有人想拆祠新建学校。当时供职于渠县文教科的蒲礼泉,以宗祠房舍宽敞,宜就祠办学为由,保住了蒲氏宗祠。

1966年,祠堂、庙宇被当做封建糟粕惨遭破坏,重石村蒲氏宗祠亦未能幸免。祠堂的牌匾、对联、精美的雕刻等遭到破坏砸毁。

1984年,普及小学教育扩校招生时期,当地拟拆掉旧祠堂木料建新学校。就职于县教育局的蒲礼泉坚决不同意。他在下乡检查学校工作时,以中央明文规定保护宗祠文化为由,使蒲氏宗祠再次得以保留。

1999年,蒲礼泉退休。有关方面以适应现代教育为由,强行拆掉蒲氏宗祠戏楼,在此建成一幢预制水泥板平房做教室,破坏了古祠堂原貌,失掉了报批省级文物单位的机会,令蒲礼泉等族人痛心疾首。

现年90高龄的蒲礼泉,1929年出生于重石村,曾任渠县成人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国文化学会和四川哲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成人教育学会理事、渠县成人教育学会理事长,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工作者称号。退休后,他多次向县人大、政协和文管部门反映,要求保护祠堂古迹,恢复祠堂原貌,并三次邀请专业人士前往考查,为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建言献策,获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9年、2010年,蒲氏宗祠先后被渠县人民政府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在蒲氏宗祠停办村小后,渠县人民政府下拨52万余元,拆除了原戏楼址的水泥板平房,复建了木质结构的戏楼建筑及正大门,并整修了两边厢房。同时蒲氏族人捐资13万元,对正殿等进行了维修。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蒲氏宗祠,终于恢复了原貌,得到了妥善保护。

现年66岁的重石村2社村民蒲寿林,曾任多年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为了保护好蒲氏宗祠,经村委同意,自1998年始,他便将家搬到祠堂厢房驻扎,与老伴一道,担负起祠堂“保安”,带病义务看守蒲氏宗祠至今20余年。且自掏腰包一万余元,于祠堂附近打水井两口,用于消防,并安通了电、气和自来水。多次发现和制止曾借住在祠堂的两个特困老人煮饭引起的火灾隐患,积极督促乡广播站拆除安装在祠堂前桅杆上的电线,消除了安全隐患。

而今蒲氏宗祠办起了村老年活动室,今年1月,蒲氏宗祠还被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社区记者 谯继 赵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