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15创窟解读当代艺术

版次:06    作者:2019年12月12日

异境——彼处(雕塑) 向京 作

《纸刃·阅读史》装置效果图 冉启泉 作

师进滇影像作品截图

缪晓春影像作品截图

说到美术一词,大家更多联想到的是在二维(高度和宽度)平面上的绘画。那么雕塑作品呢?是不是就打破了这种高和宽的限制,有了立体的三维深度。相对于这种普通意义上的认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就会更加宽泛一些,从时间、空间等维度上,甚至声、光、电现代科技都变成了创作作品的手段和可能。

即将于2020年1月10日举办的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515洞窟美术馆1号馆的2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将会带给你别样的体验和对艺术的全新认识。

看懂当代艺术

“这是什么?”“看不懂!”不少人看当代艺术作品是一脸茫然,有疑惑,有揣摩。为提升群众审美,筑牢文化高地基础,515艺术创窟除了在2号馆、3号馆展出“架上”作品,还在1号馆特别邀请到20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当代作品。那么到底什么是当代艺术,观众又如何能解读,记者就此采访到著名美术批评家、本次活动总策展人王林和艺术学博士、本次活动1号馆执行策展人冯大庆。

从世界美术史来讲,所谓“当代”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以后艺术所发生的变化,在中国特指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全球化语境下各种问题作出反应的艺术现象。它具有现代精神,也具备现代语言。执行策展人冯大庆告诉记者,认识当代艺术不该粗暴地从时间划分来理解,事实上,当代艺术从它的创造形式、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给人的体会感悟等方面来解读和欣赏更为恰当。

不论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相对于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的审美经验而言,看不懂,理解不了,在大众范围内,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观感体验。策展人王林表示,当代艺术是艺术的观念化,它深度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世界,其核心是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因人与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理解能力等经验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相互之间的抽象思维便不容易被解读到。

说当代艺术抽象难懂,是它已经超越了“外形像”的阶段,观念性突破人们的一般认知。而观念性又需要文本来支撑,所以当代艺术作品,虽是抽象的思维产物,但却不能脱离大众生活实况,以及其对人产生的感悟而创作。那么,观赏者只要了解该作者的部分背景,并结合自身对生活环境、具体事件的感受,就能去解读当代艺术作品。这类作品还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其解读并不单一,“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解读作品时,观赏者就已通过自身经验,赋予它独有的意义。

作品形式多样

当代艺术实现各种艺术媒介跨界,自由地互渗,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也使得作品更加多元化。其形态早已不限于架上艺术,而是包括装置、行为、影像等观念艺术。515洞窟美术馆1号馆内,就主要设置有装置、雕塑、影像三类。其中装置艺术冯大庆介绍最多,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顾雄,有达州籍职业艺术家冉启泉,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独具特色的师进滇。

顾雄上世纪70年代在宣汉当过知青,在达棉厂参加工作后考入川美,80年代移民加拿大,有“中国装置第一人”之誉,顾雄的作品多带有浓烈的思乡情结。此次来515参展的装置作品,目前暂定为用西红柿做成的一件达州地图。师进滇善用不锈钢、丝网等材料,打造一个虚实的世界,在灯光下产生光影,便像是一件立体的水墨艺术。冉启泉的《纸刃·阅读史》也是一件装置作品,他借用现存的图像,通过分层处理现成图像叙事的缺陷,凝视现实、审视历史和文化。

缪晓春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此次参展作品是《从头再来》。这件作品从2008创作至2010年,缪晓春用存在着巨大差异的艺术、建筑和设计原型等素材,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部时长约14分钟的3D影像作品中。观者在观看这些混合了各种生物形态的动画作品时,莫名更感受到种种矛盾、诱惑和骚动。雕塑艺术家向京一直以情感细腻被圈内所知,她此次将带来《异境——彼处》《善待我们的忧郁,它是一只忠实的大狗》《凡人——无限柱》三件雕塑作品。

艺术社会联动

达州连接川渝两地,在川渝文化中并未被外界大面积所知。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四川美术学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其国际资源也较为丰富。此次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以“地方·国际”为主题,将两方自身资源优势相结合,借助新的媒介方式,与国际接轨,以本地地域特色,展示新文化,新理念,新潮流,再从中寻找新的特色,以及新的文化建构。

“515是艺术交流的大舞台,此次将川渝艺术家,群体性、整体性地推出,进行国际互动,有利于促成当代艺术的成长。”冯大庆表示,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让艺术融入群众生活,群众进一步走近当代艺术,使艺术与社会发生联动。这种高效联动对提升群众的审美很有必要,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展会有8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参展,他们带来的作品将给达州市民一个全新的体验,解读当代艺术的密码或许就在其中。

□本报记者 杨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