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大”牌汤圆传奇(13)

在火锅里跳舞 好看又好吃

版次:11    作者:2019年12月06日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由于巴蜀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后发展为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

重庆火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辐射全国。从西北戈壁腹地格尔木到东海之滨的国际大都会上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椰岛首府海口市,都布满了重庆火锅馆,到处都可以品尝到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真可谓重庆火锅红遍大江南北,魅力无限。

达州,既是重庆火锅的传承地,又是重庆火锅的创新发展地。达州著名的红旗大桥下面西胜街有个“桥头火锅”,门面不大,七八张桌子,毛肚、鹅肠脆生生,传承着重庆老火锅的味道,都说吃过“桥头火锅”的人就等于吃过正宗的重庆火锅。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头火锅”开始热闹起来,吃火锅的人走了一批又迎来一批。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桥头火锅”烫火锅,什么毛肚、鸭肠、鹅肠、黄喉、酥肉、鳝鱼等,点了十几个荤菜,满满一大桌。

“老板,还有什么特色菜?”“有!有!腊肉肠圆煮火锅!”老板笑盈盈地给我们热情推荐。

感到惊奇,啊!见过火锅烫毛肚、烫鸭肠,没见过火锅里面煮汤圆,况且还是腊肉汤圆,我们点了一袋试试看。

十几个腊肉汤圆下锅,先是沉底,十几分钟后慢慢浮起来,汤圆在红红的火锅里自由地舞蹈,浑身透白油亮,时而飘逸的芭蕾舞,时而上下灵动的街舞,时而又像跳水运动员,钻下去又冒起来。银白色的汤圆在红红的火锅里增添一份洁白的色彩。

老板说:“汤圆浮起来这么久了,可以吃了。”老板给我们一人盛了一个,用筷子轻轻夹开,葱头、蒜苗依旧嫩绿,包在里面的腊肉红亮亮的,迫不急待地尝一口,爽滑、柔软、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桌上的人直呼:“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一人一个,哪能解馋,于是又叫老板再上了十几个。毛肚、鸭肠、鹅肠、黄喉、酥肉、鳝鱼等正菜一时成了配菜,腊肉汤圆抢占了主角。

锅里还剩两三个,煮了两个多小时,在油温的包裹下,依旧不破皮,继续着它们的舞蹈。

腊肉汤圆好吃,还不晓得名字,叫老板拿起包装一看:“叶老大”牌腊肉汤圆,来自地处磐石附近、山清水秀的明月江畔的达州市清泉食品公司。

从那以后,来“桥头火锅”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每次都必点“叶老大”牌腊肉汤圆。

“叶老大”牌腊肉汤圆还有什么新吃法,且听下回分解!

□曹成权 本报记者 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