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里的秘密

版次:04    作者:2019年11月29日

老家是一个三合大院,一排正房两排厢房的后面都是与房背脊一样高的土埂,上面生长着茂盛的竹子。每家每户管理、使用自己房屋对出去的竹林。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不但缺吃少穿,而且缺少烧水做饭的柴禾。于是,竹林里的笋壳、竹枝、竹叶等,凡是可以进入灶孔燃烧的东西,都收回来喂进灶王爷的大嘴里。

那时,我十四、五岁,由于无学可上,就参加生产队劳动,按照半劳力记分。一天,在饭桌上,母亲给我添加了任务:“除了挣工分,你的家务活路就是到我们竹林去捡柴,不然家里柴不够烧,煮的饭是夹生饭咯!”姐姐忙说:“弟弟,柴多的话就叫我一起来捡,帮你背回来。”就这样,我成了家里的守林员、捡柴郞。只要是晴天,尤其是吹大凤以后的日子,中午收工回到家里,姐姐烧火煮饭,母亲下自家菜地摘菜,我就手拿一个耙耙,肩背一个大背篼,出后门,进竹林,捡柴去。

有天中午,我照例去竹林。刚出后门,就听见我家林子里传出“噗呲、噗呲——”的耙柴声音。我心一惊,大声问道:“是哪个在耙我家的柴?”

“是我,干兄儿,我把你们的柴捡点回去烧。我还准备一会儿去给幺干婶(我母亲)说一声,感谢你们。”那人回答爽快,语气恳切。

凭口音,我听出他是山梁那边二队社员吴樾。我二叔是他爷爷的干儿,我和他就是干兄弟。我听母亲和院子里的人们经常摆谈他。他的境况很糟糕,读书成绩好,毕业后在学校上班,工作能力强,年纪轻轻当上教导主任,还业余写文章发表。但因家庭成分不好,运动一来,列为被整对象,放回农村劳动改造当农民。最后老婆也划清界线离了婚。生产队有的人把他当宝器整,安排他耕田犁地干重活路,不给他分山林竹木,有时吃了上顿无下顿,有时无柴草煮饭。一个人孤苦伶仃,黄皮寡瘦,好造孽哟!

想到这些,我决定不说他、不撵他,让他多捡点。钻进林子,我说:“原来是你哟。干哥,你捡,没事。”

听我这样说,他很感激,眼里闪着泪光,说:“干兄儿,不怕你笑哦,我自己没有山林竹林可捡柴,生产队分的柴草又少,一天煮一次饭都缺柴烧。你妈妈在哪儿?我还是去给她老人家说一声。”

“干哥,你放心,我妈安排我当护林员,这里我说了作数!”我两个一边说家长里短,一边耙竹叶、取笋壳。不一会儿,他的大背篼就装得满满的。

分手的时候,他拉住我的手,说:“你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好时光,要多读点书才对哟,‘书到用时方恨少’!”

“学校都不上课,那里去找书读哦!”那时,我求知欲正旺,很想读书。

“我有书,借给你读,毫不保留!汉语字典词典、初中语文、语法、作文和文学等书籍,我都有。你小学6年读满了的,成绩又好,完全可以自学文科。”

“那太好了!我现在就跟你去拿。”我恨不得马上拿书读。

“莫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读书无用论’盛行,你借书读,会成为有些人眼中的另类。再说,我那里不是你去的地方,你还年轻,我不能影响你!要另外想个办法。”

他说的也是,我们这事暂时不能更多人知道。看着他背上的柴背篼,我计上心来,说:“那就这样,你经常过来捡柴。每次带几本给我,又把我看了收回去,都放在背篼里。我就在竹林看书,然后把书藏在竹林,别人不容易发现。”

哪晓得,这个秘密一开始就被我母亲发现了,她在菜地听得一清二楚。我和吴樾竹林践约第三次那天,她才巧妙的过问,但她没有说穿,只说“你莫光耍(指看书)不捡柴哟,家里的柴不够烧了哇。”

我支支吾吾回答:“柴,越来越少了喂”。

母亲马上说:“算了,我叫你舅舅来把老竹子砍一些,一来增加柴烧,二来竹林亮开光线好。”

我心里明白母亲是给我提供方便,支持我竹林读书。□卢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