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有讲究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班主任:性格习惯是调整座位重要因素

版次:10    作者:2019年11月18日

半学期已过,不少达城的家长不但焦虑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还焦虑孩子在教室的座位是否为“黄金位置”。不同的家长心中的“黄金位置”都不一样,众口难调,这让很多班主任感到头疼。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家长们根本不必担心,除了每周或者每两周的轮换位置之外,老师还会根据同学们的性格和习惯来调整座位,以保证照顾到同学们能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1.新学期按身高排位

记者走访城区多所小学了解到,目前,针对刚刚上一年级的新生,班主任们的做法基本一致——按照身高来安排座位,身高越高坐得越后面。

接下来就是班主任了解同学们习惯性格的“摸底期”。“同学们刚刚上学,老师对他们很陌生,不了解他们的性格。”通川区二小陈佳老师说,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老师才能知道同学们的脾性,哪些同学比较好动、哪些同学比较安静、哪些爱说话一点等等,等到同学们“原形毕露”后,老师才会综合同学们各自的性格重新安排座位。

2.性格习惯决定和谁同桌

摸清同学们的性格后,班主任会怎样调座位呢?一般来讲,班主任不会将两个性格差不多的学生放在一起,性格习惯是同学们学习生涯中被安排位置的主要因素。安静听话的孩子经常会成为被安排的对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闹腾”的孩子安静下来。

“如果把两个好动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他们岂不是要‘翻天’了。”通川区文华街小学老师曾娅兰讲述自己排座位的经验,安排座位时要将比较安静的和比较好动的安排在一起,形成性格互补,如果将两名好动的同学放在一起,等于是给他们安排“玩伴”,两个人一起玩不听课的几率更大,所以不能这样安排。

3.学习成绩有差异排座位

除了性格习惯之外,学习成绩也是班主任调座位的考虑因素之一。“我会将成绩有一定差异的学生安排到一起坐,前后几个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互相影响,共同进步。”通川区八小何强老师说,在调整座位时,他并不是将成绩好的安排坐在一起,而会将成绩有差异的几个同学安排坐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

班主任调整座位,如果同学自身确实有特殊因素,也会予以考虑。“我们班有个同学有弱视,坐在后面确实看不到黑板,会影响到学习,所以经过考虑后,我将她安排到了讲台旁的特殊位置。”曾娅兰说,针对这类有特殊情况的同学,老师都会尽量考虑,在不影响大家的情况下予以照顾。

4.大轮换“最佳座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班主任都接到过家长请求固定位置或者调整位置的要求,有的家庭甚至出动爷爷奶奶轮番上阵和老师沟通,而且不少家长的固定思想认为,无论是听课状态和老师的关注度,第一排绝对是最佳。

班主任们对记者坦言,只要老师站在讲台上,无论是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的同学,他们的小动作一览无遗,所以没有差别。并且,孩子们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不能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距离看黑板,所以要经常更换位置。

因此,在我市城区大部分小学,班主任调整好座位后,还会每周进行大轮换,每周一上学后,同学的座位就会自动向后和向右移动一个位置或是两个位置,这样基本保证了每个同学都会坐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所以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坐到“最佳”座位。

□本报记者 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