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0 作者:2019年11月15日
那次春游后,吴小丽是个有心人,把吴志强讲述的“腊肉汤圆”的做法记在脑海里。“汤圆面的粗细、糯米糙米的配比、加水的多少、和面时间的长短”,叶小丽从研究汤圆面开始,几百次的反复实践,终于形成了自已的“叶氏和面配方技术”,吴志强无不佩服她的刻苦钻研精神。
叶小丽的爸爸再次吃到女儿做的“腊肉汤圆”,感觉特别不一样,确实象红军老奶王定国赞美的那样“不粘牙,白又嫩;味咸鲜,汤清清;香啧喷,越古今。”
叶家是个大家族,亲戚朋友众多,七大姑八大姨坐在一起,少说也得坐个四五桌,听说叶小丽练就了做“腊肉汤圆”的好手艺,天天盼着要品尝一下。
1995年新春佳节,吴小丽的爸爸给小丽说:“既然大家想吃你做的汤圆,就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干脆把你的朋友吴志强请来跟亲戚朋友们见个面,好好做一顿“腊肉汤圆”,叫他们饱饱口福,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节,顺便明确一下你们的关系。”叶小丽高兴得不得了,要的就是爸爸的这句话,叶小丽马上把这个消息吿诉给了吴志强,吴志强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从正月初十就开始准备各种馅料,天天盼着元宵节的到来。
“腊肉馅”的、“松菌鲜肉馅”的、“鸡肉馅”的、“鱼丸馅”的,吴志强精心准备了四五种荤菜馅料。叶小丽从正月十四晚上就开始和面,等待着贵客们的到来。
爸爸说,先满足客人,自己家里人慢慢来。
大舅说:“给我来一碗腊肉馅的”;大舅妈说:“给我来一碗松菌鲜肉馅”的”;幺姨说:“给我来一碗鸡肉馅的”......七大姑八大姨,各要各的馅的,忙得吴小丽、吴志强两个年轻人不亦乐乎,心里却乐滋滋的......
“不粘牙,白又嫩;味咸鲜,汤清清;香啧喷,越古今”。大舅说,我笫一次吃到这爽口的“腊肉汤圆”。大舅妈、幺姨、二姑等,都赞美包肉馅盐汤圆好吃,葱香浓郁,清汤爽口。
叶小丽的爸爸见客人们这么高兴,把吴志強拉在身边,慎重给大家介绍:“吴志强和叶小丽耍朋友两三年了,今天吃的汤圆,就是她们俩共同创造们的,大家说满不满意啊?”,“满意,满意”,回答满意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对年轻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和甜蜜之中......
爱在汤圆里,情在热汤中,他们把汤圆之爱、人生之爱、幸福之爱嵌进生命里,他们将演绎怎样的传奇的汤圆之爱呢?
“李氏腊肉汤圆”又如何变成“叶老大”牌汤圆的?且听下回分解!
(曹成权 本报记者 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