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4年前在张爱萍将军家作客

版次:06    作者:2019年11月15日

□黎晓明(62岁)

一九九五年六月,骄阳似火,我来到北京的张爱萍将军家门前,向值班门卫介绍了我来自四川达县等一些简单情况,张将军和夫人李又兰阿姨正好在家,当得知我是全国第三次“少代会”的达县唯一代表,代表老区人民及通川区一小师生看望将军时,急忙吩咐警卫人员带我进去。

将军家是一个四合院,翠竹葱茏,进入客厅,一幅国画牡丹在正中墙上,客厅四角是绿色盆景,整个布置简朴素雅,书香之气迎面扑来,早知老人家是集诗词、书法、摄影为一体的作家、艺术家,果然名不虚传。这时,里面走出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一个舒气、文雅的阿姨,我急忙称呼道:“张伯伯、李阿姨,我代表老区人民来看二老!”落座后,我对张伯伯、李阿姨说:“张将军是我们大巴山走出的开国元勋,在中央苏区担任过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队长,年轻时先后在马家小学、蒲家五高小任过教,长征、抗日战争中,都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解放后,为两弹一星、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一小师生都学习了您老人家的革命经历,都立志学习您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张老不时点头微笑。随后,将军向我问起了家乡的建设情况,我向他介绍了达县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人家满意的笑了。我又向他讲述了达县的民俗民风,如元九登高,春节石桥的烧火龙、安仁的板凳龙、渠县的扎彩亭,瞬间勾起了老人家的回忆和对乡情的眷念,我又讲了达县的名特小吃,锅盔饼子、油炸狗儿、面筋团、油茶、炸酱面、腊肉香肠及五十年代的罗包面,鲁油茶,张老高兴地笑了。

当老人家得知我是老达县城“任家相馆”的三儿媳时,他亲切说道:“我青年时就热爱科学及一切进步的事物,热爱摄影,在任家相馆照了不少相片。陈毅同志、张元昌同志、张鲤庭同志、魏传统等等很多革命志士在你家照过相,代问你家老人好,若有我青年时期照片及底片,帮我查找一下。”这时,张将军家的保姆从厨房出来说:午饭做好了。我忙起身向二老告辞,张老及李阿姨拉着我的手说:我早向厨房打了招呼,就在我们这里吃午饭!青椒肉丝,番茄炒鸡蛋、灯影牛肉、回锅肉、鱼头豆腐汤端了上来,全是正宗的川菜,李又兰阿姨说因为是老家的客人来,特别准备了灯影牛肉。我被二老的盛情感动,吃了一顿温暖的乡土气息的家宴。

吃完饭后,张老得知我十七岁就教民办,从小学教到初中,年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并考上达师校担任学生会干部,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又通过考试、面试、讲公开课参赛,被一完小录取为正式老师,并担任大队辅导员时,将军说:“我给你题字一幅,你把你的笔记本也留下。”并叫他警卫员开车把我拉到北京的各个名胜景点参观留影。

第二天,会议结束后,我踏上了返乡路。坐在火车车厢后,我想张伯伯年事已高,事务也多,给我题字的事也怕忙不过来吧!这时,只见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我所坐车厢的站台前,他的警卫员向我递上了中央军委办公厅的一个大信封和我留在张老那里的笔记本,我的热泪瞬间涌了出来。打开信封一看,将军大气俊逸的书法呈现在我眼前:”晓明同志雅嘱,梅花香自苦寒来。张爱萍,一九九五年六月。”笔记本上也题上了“晓明同志欢迎来寒舍,谢谢!张爱萍,一九九五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