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19年10月25日
“果皮、零食袋、饮料杯、酸辣粉碗……每天小学生乘车高峰过后,车上旮旯角角全是垃圾。”近日,不少公交司机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达城部分小学生文明素质偏低,“随手扔”成习惯。希望家校齐抓共管,教导小学生别在公共场所随手丢弃垃圾。
小学生缺乏文明素养
23日下午4时许,通川北路某公交站,许多等车的小学生手捧辣条、酸辣粉等零食。记者随一些小学生登上3路公交车不久,车内陆续出现各种零食包装等垃圾。
“大多数乘客做到了文明乘车,车上集中出现垃圾的时段主要是小学生放学后,他们吃完零食,随手把垃圾扔在车厢地板上,或塞在座位后面的缝隙里,清理起来非常麻烦。”3路车驾驶员接受记者暗访时大倒苦水。
呼吁加强引导小学生
记者观察发现,公交车内设有垃圾桶,也贴有“爱护车内卫生,请不要乱扔垃圾”的提示语,驾驶员还会在小学生乘车高峰期反复播放提醒乘客别乱扔垃圾的语音,但往往收效甚微,学生们仍我行我素。
公交车是城市的流动名片,也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更是最能体现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的窗口,希望家长、校方加强引导小学生,提高文明素质,主动参与到“四城同创”活动中来。
□见习记者 雷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