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19年07月05日
本报讯 “回忆工作23年来的点点滴滴,是思想意识的一点点松懈、褪变,从收一包烟开始,到一次小小的宴请,再到一个小红包,慢慢打开了缺口,从量变到质变,导致了贪念的泛滥,让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腐败分子。”原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经开分局总支委员关某写到。
“以案明纪,引为镜鉴”,近日,市纪委监委在经开区组织召开了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专题会,第三纪检监察室通报了谢某、关某、黄某等3起典型案件案情和瓮福达州“3·3”较大气体中毒事故的情况,用身边的“活教材”,把纪律处分“一张纸”变成廉政教育“一堂课”,给广大干部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
2013年5月,谢某被任命为达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经开区分局局长。本该前途无量的他,在任职期间,逐渐产生了“不光要前途还想要钱途”的想法,在利益面前萌生了贪念。利用职务便利,他以象征性出资的形式与他人合作经营投资,收受贿赂154.86万元;篡改弃土场消纳方量,给国家造成153.66万元的损失。贪念日益膨胀的他,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违规参与经开区棚改项目,指使他人以围标、串标的方式违规获得经开区棚改项目,还违规将承建的长田新苑一、二期分段转包获取利润。2018年9月案发后,谢某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
原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经开分局总支委员关某工作二十余年,本是部门的中坚力量。然而,他从收下一包小小的香烟开始,胃口越来越大,意识越来越松,逐渐从被动受贿变成主动索贿,最终迷失在金钱的漩涡之中。任职期间,他7次收受四川川核长田置业有限公司所送现金22.5万元;4次收受四川达竹物流公司达竹加油站所送现金6000元。2019年4月案发后,关某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收缴违纪所得。
2012年4月,黄某担任经开区斌郎乡三资托管中心负责人、主任兼出纳。手握“财政重权”的她利用职务便利,将托管中心大量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并借与他人使用。第一次挪用公款未被发现后,黄某怀着把钱还上就可以瞒天过海的侥幸心理,胆子越来越大,共挪用公款15次,数额高达1257万元。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2019年1月案发后,黄某被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达州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李莉强调,以案促改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对案件事故的剖析,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实践中,更加注重思想教育,更加注重建章立制,更加注重监督管理,更加注重示范引领,确保在思想建设、制度规范、难题破解方面取得管用实效,确保在监督管理、审查调查、思想教育“最后一百米”取得管用实效,确保在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促建方面取得管用实效,实现“查一案、教一片、治一方”的根本目标。
“其实没有哪位干部上任之初就想当贪官,但是面对各种诱惑,思想防线逐步退守,没有顶住第一次吃请、第一次说情、第一次收礼,底线失守就会逐渐滑落深渊。”听完这场警示教育会,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庞佑成感触颇深,“我们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抵御诱惑,无愧党和人民。”
三个活生生的案例均发生在经开区,与会人员中不乏谢某、关某、黄某的昔日朋友、同事,听着本应守法奉公的国家公职人员追悔莫及的悔过信,面对真实的反腐倡廉身边人身边事,与会人员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以此警示自己不要触碰制度的“红线”,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不忘初心,干好工作。
□本报记者 刘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