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发布23条措施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首获驰名商标奖50万 沪深成功上市奖500万

版次:12    作者:2019年04月26日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通川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获悉,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通川区发布了包含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等6个方面的23条措施。

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上,通川区对工业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上民营工业企业贷款,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0%予以贴息(贴息期三年);对规模以上区属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的给予30万元的补贴;对在沪、深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区属民营企业分阶段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在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对工业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上民营工业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进行补助;对征收期内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纳税人依法申请延期缴纳税款设立绿色通道;2019年起,对不载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予以返还;探索先租赁后出让方式供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在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对小微企业首次发展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5万元、5万元的奖励;支持“个转企”,对因“个转企”新增税收本级留成部分前3年予以全额返还;对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民营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驰名商标的给予50万元奖励。

据了解,目前,通川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3302户,其中企业有7317户(民营企业7126户),个体工商户2556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7户;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户,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49户。

(本报记者 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