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19年03月22日
医者,仁也,术也。“仁”是医德,仁者爱人,视人犹己; “术”是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凡以“兴医”为追求、“以医为业”者,必怀有一颗仁而爱人、勤于精业之心。通川区红十字医院,便是如此。
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医院,该院始终秉持初衷,心怀大爱,视社会责任为己任,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仁爱之心和高尚道德从事医疗服务,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方针,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患者的健康、生命放在首位,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全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致力于“让低收入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千方百计为患者提供便利,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努力建成以医疗服务为龙头,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服务联合体,力争成为达州市民营医院的旗舰,走出民营医院成功壮大的时代之路。
应运而生 梦想起航
披荆斩棘 实现跨越
时间回拨到1998年,在时代的感召下,在仅有的4亩土地上播下了梦想的种子,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应运而生。绸缪壮志,起于一砖一瓦;谋划胜局,重于一兵一卒。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始终以“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情怀,以“万丈高山,起于垒土”的信念,激励全体医护人员,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万事开头难,一朝终成蝶。谁也没有想到,2014年9月,通川区红十字医院一举达到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并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支持医院和华西精神卫生联盟成员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信任下,该院先后获得四川省红十字会“十佳博爱医院”、达州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先进单位”、通川区“改革创新奖”、通川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企业”等荣誉;被达州市卫计委和达州日报社联合评选为达州“十佳大爱医院”。远见赖于方向,未来当有梦想,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正是以这样的胸襟,一次次实现跨越,一次次实现腾飞。
人才济济 硬件到位
笃定初心 成绩斐然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现有开放床位500张,职工600多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38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67人,构筑了比较坚固的医疗技术人才堡垒,形成了发展的坚定力量。2018年参加全国、全省和片区性专业学术会178人次,发表学术论文92篇,派出学习进修60人次,召开院内学术会42场(次)。
坚信“技术强院”,提升医院医疗技术“硬实力”,在20年发展中,该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设置了内科、外科、核医学科等临床科室22个;检验科、磁共振室、X光室、血液透析室等医技科室7个;装备有双排螺旋CT、麻醉呼吸机、腹腔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100余台(件)。其中血液透析、精神卫生、核医学、肿瘤等专业,填补了通川区诊疗项目的空白。
秉持“质量至上”,贯彻医疗事业核心价值观,坚定“以服务赢市场,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全力加强医疗质量建设,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医院近3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仅2018年,该院门诊46255人次,住院13927人次,手术5726例,出入院病人诊断符合率 9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7%,治愈好转率98%,病床使用率97.5%,床位周转率95%,近3年的患者满意率调查均在98%以上。在四川省卫健委发布的《四川省医疗服务与质量报告(2017年度)》中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服务能力和质量评价结果类指标得分均居全省同级医院榜首。隐藏在这一系列数字、指标背后的是无数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病人病情牢记心头的不变初心,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在病床前,才用辛勤汗水浇铸出了这屹立不倒的丰碑。
防病救灾 捐赠贫困
奉献社会 大爱无声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方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2003年“抗击非典”、达州数次“抗洪救灾”和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及“好一新6.1火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中,该院始终战斗在防病救灾的前沿。
针对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动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措施,每年为患者节约医药费1000多万元;对到该院就诊的贫困精神病患者,制订了费用减免措施。仅2017、2018两年,医院就为这部分患者减免了962万元医疗费用;还为数十名血透患者减免医疗费用7万多元;为特困患者、贫困学生、受灾地区捐赠善款100余万元;同时还积极主动参与扶贫攻坚,为精准扶贫村捐赠近15万元,为偏远地区群众免费体检、送医送药累计价值超过110万元。
该院被达州市卫计委和达州日报社联合评选为达州“十佳大爱医院”;通川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企业”;董事长陈学泮也被达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达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医养结合 面向未来
扬鞭奋蹄 谱写新篇
凭山临海,立视野于高远;仁爱造福,因善心而恒久。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其合作的达州元达联合疗养院,位于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曹家坝,东临莲花湖湿地公园,西靠环城路,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疗养院占地116亩,建设规模为108000平方米,已建成业务用房20800平方米,开放病床600张,有职工18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按二级医院标准设置,配备有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脑电图等辅助检查设备。设精神病区、康复病区和医养结合老年病区,是一所以医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其中老年科主要从事医养结合养老业务,擅长对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多重复合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已开设医养结合养老病床200张,病区按老年人生活特点,装备适老生活专用设施,配置专科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治疗、养生保健、心理咨询、生活照料、休闲娱乐等服务,是达州首家无需家人陪护,24小时可在线适时互动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主要收治老年痴呆(海墨尔茨综合症)、中风后遗症、各种偏瘫、截瘫、完全瘫痪患者,以及老年性精神障碍、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能力的患者。达州市政府依托达州元达联合疗养院组建了达州市强制医疗所,并于2014年8月建成“四川省强制医疗示范单位”。疗养院医养结合项目已纳入《达州市建设四川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服务体系规划方案(2018—2025年)》规划,将建成全市医养结合养老示范机构。
与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合作的达州市元生健康养护中心也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占地690亩,是以养老为主的康复养老机构,计划设置养老床位2000张。目前已征地50亩,并已开展规划设计和建设筹备工作。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去千山枫叶丹”。数字证明成绩,指标沉淀内涵,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丰碑,时代潮流让医院的扩展迫在眉睫!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通川区红十字医院进行迁建和扩建,新院址在交通发达、风景秀美的莲花湖风景区附近,占地45亩,总投资4.6亿元,建设业务用房面积87000平方米,设置病床1000张,力争2019年底投入使用。新建医院已纳入达州优质医疗资源“十三五”规划,到2025年前建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正扬鞭奋蹄,谱写新篇。
这张蓝图,既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在筑梦的路上,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总在时代前沿,以敏锐的视觉、超强的感知、坚定的信念为支撑,脚踏实地,披肝沥胆,阔步前行。我们祝愿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永如灿烂之花,盛开在时代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