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艺事 “新乡土”画卷就这样展开

版次:06    作者:2019年02月19日

郭玉川是我一直重点关注的达州本土画家之一,我谙熟他的每一个“动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从小在一起画画,彼此间相互了解的缘故。

艺术家简介:

郭玉川

巴蜀画派代表人物

中国钢笔画大展金奖得主

达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515艺术创窟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7年,郭玉川将自己在达城的一家装饰企业交由朋友打理,举家迁往成都国际浓园,丝毫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落户浓园艺术村后,他就完全变成了一只“夜猫子”。我常常在深更半夜两三点钟被电话铃声叫醒,睡眼朦胧地只听到他一声幺喝:“准备开工了!”害得我第二天不断打电话问他前一晚画的进展。中午正躺下,电话又骤然响起,他细声说:“昨晚弄了一幅大画,刚刚抬走……”

郭玉川16岁那年,找到一本刊登在《美术》杂志上的罗中立画的《父亲》,对其整整临摹了一个暑期。2005年,罗中立回达州采风,郭玉川全程“接待”,他还向罗中立谈到自己临摹《父亲》的感慨……郭玉川一直坚持画大巴山题材的风景画,希望在这一块上有自己的建树。“作为达州本土画家,我应该为家乡文化艺术建设做点事情!”

1995年至1996年间,郭玉川创作了油画《崛起》,他将大巴山景物笼上一层雄壮与华丽的诗意格调。如果说《崛起》是郭玉川“讴歌生命”的一幅力作,那么此后,他的《秋风吹过山坡》《夜深空山静》《春行巴山》等一系列作品,无一例外地都与家乡的大山联系在了一起。郭玉川从“讴歌生命”走到了“领悟大地”。

近年来,郭玉川的大巴山风景画卷一经展开,便立刻受到媒体和艺术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四川美术学院留英硕士陈姣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刘立策博士等对郭玉川的“新乡土绘画”特地进行了课题研究。四川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批评家彭肜说:“在中国当代乡土绘画领域中,郭玉川的艺术一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气质与面貌。从他的大巴山系列油画作品来看,郭玉川已经形成了自己一整套个性鲜明的乡土绘画语式或风格。从连绵展开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一眼将它们从中国当代乡土油画同样优秀的作品序列中分离出来。分离与组接、差异与共鸣,郭玉川在图绘着峰峦起伏的大巴山的同时,也找寻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他正在将自己深深地镌刻在中国当代乡土绘画史上。”这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艺术家,一位深深眷恋着大巴山,并以家乡为荣的达州人。

郭玉川是“达州艺术”的积极推行者。他去“蓉漂”后,充当了成都与达州艺术家之间的“联络官”,作为四川省文联和省美协创作基地副主任,郭玉川一方面不时将省里的展览引来达州,这其中包括原省美协主席阿鸽、“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程丛林、“藏獒画家”林跃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一同运抵我们的家门口,这在达州美术发展进程中是少有的。与此同时,他还把达州本土画家介绍到成都,参加艺术村开放展和画廊展。谈到家乡的艺术村建设,郭玉川说:“巴山画家群在国内艺术圈有很好的知名度,应该有计划地推广和大力宣传,特别是在外发展的达州籍艺术家,更要好好地助推家乡的艺术,多联系对外交流与展览等活动……”

郭玉川从事的是职业架上绘画,他的作品与当代其他一些画不大一样,他把美学观、哲学观等很好地与绘画融合在了一起,带给观众的是一幅幅唯美的画卷,所以,他始终不愿意偏离唯美这条路线,创作的作品都是真、善、美精神的体现。

□文/张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