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18年12月28日
罗家坝遗址 10月25日,《罗家坝遗址》亮相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解秘5000年前的巴人生活,讲述了古老巴国的兴衰,此次亮相,让世人都知道了中国有个地方叫达州,也了解到了源远流长的巴文化。
渠县城坝遗址出土的竹木简牍
成南达万高铁
莲湖夜景
万家河黑臭水治理
达州机场效果图
2018年度达州“十大新闻”出炉(上)
达州晚报
转眼,2018将和我们挥手告别。回顾这一年:征集达州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积极创建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川渝陕中心结合部城市、达城公交路线优化新增、快速通道西延线通车、万家河黑臭水治理工程、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园、渠县城坝遗址获中国考古界最高奖……无论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环境治理,这一件件重大的新闻事件、令人振奋的时刻,无不体现着达州加快发展的坚定步伐,展现着建设美丽幸福达州的美好面貌。
为展示达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经过本报编辑部的认真仔细筛选,评出了2018年度达州“十大新闻”。
① 一张画到2035年的发展蓝图
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指出,达州要抢抓全省重大综合交通建设机遇,实现2025年基本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2035年全面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今年,在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枢纽、航空枢纽、铁水联运大通道和市域路网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州都取得了骄人的成效。成南达高铁、西达渝高铁、营达和巴万高速、达万直达高速、达州新机场、渠江航运枢纽等大事,逐一被确定下来。2018年,达州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新的使命阔步向前。
② 重点工程给达城换“新颜”
快速通道西延线通车,缓解了老城与西城间的交通压力;万家河黑臭水治理工程启动,极大程度改善了金龙大道沿线的居民居住环境;箭亭子地下公共停车场、红旗路社区公共停车场接连开工,解决了城区停车难的大问题;梨树坪湿地公园、凤凰山健身步道相继建成开放,大幅改善了城市环境。今年,我市不少重点民生工程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亮眼的成效让达城焕然一新,也让市民的出行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便捷和美丽。
③ 上半年GDP突破800亿元
借力4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达州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开发西外新区和经开区,每隔一段时间,市民总能发现新的惊喜。GDP上半年就突破800亿元大关,在吃穿住行玩各方面无不反映着达州人生活水准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交通、旅游、环境,达州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④ 打响“三大战役”共建文明城市
从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到大力实施缓堵保畅,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到乡风文明进万家,从环保世纪行到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文明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政府与市民携手共进。
整洁的街道,成荫的绿树,清脆的鸟鸣,走在达城的大街小巷,只见城净、山青、水秀、人美,令人赏心悦目,达州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未来也会一直坚持建设文明之城。
⑤ 让巴文化在全国打响
一段斑驳的城墙、三口沧桑的老井、15枚蕴藏历史的简牍……历经5年的考古工作揭开了賨人古城的神秘面纱,渠县城坝遗址的发掘获得了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这也是西南地区的第一个一等奖,该遗址的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