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粉碎性骨折如影相随

渠县“玻璃女孩”拄着拐杖上大学

谢绝学校“安排母亲工作就近照顾”的好意

版次:03    作者:2018年09月14日

伍琴和母亲漫步在大学校园

伍琴在军训场和同学交谈

金秋九月,各大高校彩旗飘扬,迎新标语布满校园。在泸州的江阳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中有这样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身高只有1.2米的小女孩,齐肩的小短发,穿着淡紫色的连衣裙,拄着拐杖一步步向报到处走去。在学院志愿者和老师的热情帮助下,她很快办理了入学手续。这名女孩叫伍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达州妹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从渠县老家辗转来到泸州,走进心中梦寐以久的大学校园……

骨折、接骨、再骨折

伍琴来自渠县射洪乡,年过六旬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5岁的时候,两个脚的膝盖合不拢,完全没办法正常行走。”伍琴的父亲告诉记者,伍琴两三岁的时候,走路就有点一瘸一拐,开始大家都以为她只是发育迟缓,没有引起重视。5岁时,有次家里人抱她的时候,不小心让她摔倒在了地上,伍琴的腿出现第一次骨折。从那以后,伍琴的双脚再也不能正常行走。父母曾带着伍琴前往达州、重庆等地多家医院求医,但医生告诉他们,这是先天性粉碎性骨折,想要完全根治很难,整个治疗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费用也是一个无底洞。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父母只好将伍琴带回家,一边在当医院治疗,一边让伍琴继续上学。

对于先天性粉碎性骨折的伍琴来说,骨折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走路太快会骨折,不小心摔一跤会骨折,被人撞了也会骨折……每次骨折对伍琴和家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折磨。过去的10多年里,骨折、接骨、再骨折……这样的经历填满了伍琴的人生。“在中学的时候最容易骨折,完全是个玻璃身体,左腿骨折3次、右腿1次、右手臂1次……现在大了,掌握到了走路技巧,骨骼也比原来硬朗了,不像原来那么容易骨折了。”伍琴打趣到,这具身体跟着她受尽了折腾,玻璃般的材质,易碎易骨折。

父母背上的上学路

小时候的伍琴,成为了父母背上的孩子。无论晴天还是下雨,父母都会按时接送伍琴上学、放学,没有让她缺过一天课。从学校到家的几公里路记录了伍琴在父母背上度过的每一天。“有时候,雨真的太大了,我跟爸爸说今天不要送我了,因为一到下雨天那条小路全是泥泞,他背上我,身上全是溅起的泥浆,而且容易摔倒。”伍琴说,她也心疼父母,也常常想如果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父母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为了维持生计,全家都要付出所有的力气。但到伍琴上初中后,母亲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伍琴的生活起居,在周末还要挤出点时间回家干农活,平时家里的几亩地只能靠父亲一人。“伍琴得病后,家里的亲戚都劝我和她爸爸把她扔了,把她养大是个负担。”伍琴的母亲说,可是自己孩子又怎么舍得放弃,就算她不完美,我们也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她长大成人。

“我今年18岁,父母就照顾了我18年,我什么都干不了。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照顾我,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民,但在我心里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伍琴说。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的美好

虽然体重不足30公斤,身高只有1.2米,但伍琴小小的身体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伍琴高中毕业于渠县有庆中学2015级三班,她的班主任詹俊海老师回忆,“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虽然成绩并不拔尖,但她刻苦努力的表现总能起到带头作用,经常帮助其他同学答疑解惑。”在詹俊海的印象中,伍琴乐观、自信、懂得感恩、从不抱怨上天的不公。高中时,因为家境贫困,情况特殊,学校给予伍琴助学资金,免去所有费用,但伍琴从来不认为这是应得的,她心中想的是要加倍用功学习,为母校争光。为了能考上大学,伍琴付出了更多努力,“很多时候教室里其他同学都走光了,总能看到她一个人埋头苦学的身影,我都佩服她的毅力。”詹老师告诉记者。

成长的道路上虽然备经磨难,但伍琴也在一路上收获了无数的善意。走到坎坷的道路上,会有路过的姐姐扶她走上一段;在摇晃的公交车上,会有好心的大叔给她让座;也有许许多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她上学……虽然命运给伍琴的生命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但却让伍琴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世界的美好。

让自己成为父母的依靠

入学十几天,伍琴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她的宿舍被学校安排在了一楼,吃饭的时候有同学和食堂阿姨帮忙,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生活,伍琴很兴奋。“学校考虑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想安排我妈妈在学校工作,方便照顾我的生活,但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是时候一个人独立面对生活了,和父母商量后谢绝了学校的好意。”伍琴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父母也很辛苦,是时候让他们休息一下了。

由于身体原因,伍琴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军训,但她并不想缺席。在操场边上,伍琴观看了整个军训过程。“一二一、一二一……”跟着军训教官的口号,伍琴的双手也随之舞动,伍琴想用她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军训。每每望向操场,伍琴的眼神中都会浮现出自己站在队伍里的模样。

“我喜欢看书、喜欢古诗词、喜欢音乐,计划参加文学社和音乐社,希望能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要找一份我能胜任的兼职。”伍琴开心地说,大学一定会好好学习,方便以后找工作,让自己能成为父母的依靠。

□本报记者 钟泽廷 方秋霞